“創業板第一股”的稱號,從來都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現在各路英雄暫時公認的龍頭,是登陸創業板僅三個月的寧德時代(300750.SZ)。
9月10日,深交所宣布2018年10月第一個交易日對創業板指數、創業板50指數實施樣本股定期調整的名單,穩居創業板市值第一的寧德時代同時入選兩個指數成份股,從“名分”上進一步確立龍頭地位。
曾經“創業板第一股”的稱號屬于過樂視網(300104.SZ)、華大基因(300676.SZ)、溫氏股份(300498.SZ)等等,如今它們有的在牛熊轉換間股價依然堅挺,有的卻在泡沫破滅之后被打回原形。2009年10月開板的中國創業板即將走進第十個年頭,大浪淘沙始見金,十年的風雨沖刷后,創業板留給A股市場的有多少好股?
寧德時代的時代
3個月前,6月11日寧德時代正式發行,25.14元/股的IPO發行價、總發行2.1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54.6億元,這個龐然大物登陸創業板。盡管54.6億元的募資規模相較最初的招股書募集計劃131.2億元已經縮水一半不止,但仍然創造了創業板紀錄。
隨之而來的,還有“創業板市值第一”的頭銜。這只動力電池龍頭股發行初始便輕松超越此前的創業板市值第一溫氏股份,隨后以八個一字漲停持續拉升市值,在7月股價一度攀升至95.08元/股的歷史高位,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
近一個月寧德時代股價持續走低,9月11日最新收盤價為62.57元/股,比最高位時已跌去約三分之一。盡管如此,寧德時代仍然以1359億元的總市值高居創業板榜首,比身后的溫氏股份高出184億元。
暫居第一不代表能穩居第一,寧德時代上市后第一份定期報告的財務數據,令公司的基本面不再如宣傳的那般亮麗。8月24日,寧德時代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總收入93.6億元,同比增長48.69%,凈利潤9.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9.7%,幾乎下降一半。
盡管仍在增長,但寧德時代業績增長速度已明顯放緩。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其凈利潤分別為9.3億、28.5億、38.8億元,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609.94%、206.43%、35.98%,到今年上半年卻變成負數,寧德時代的最輝煌時代可能已經過去。
誠然,寧德時代作為創業板市值第一股的時代,適逢創業板的低谷。寧德時代登陸之時,創業板指在1700點左右,而當前已跌破1400點大關,9月11日收盤在1395.17點。寧德時代能否在逆市中保持堅挺,還有待后市檢驗。
那些年,那些“創業板第一股”
“創業板第一股”之爭由來已久,不過敢把這句話寫進公司介紹的,當數特銳德(300001.SZ)。
特銳德官網顯示,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6日,2009年10月成功上市,成為創業板第一股。歷史悠久并搶到一號位,特銳德這個“第一股”另辟蹊徑。
不過,近年來,“創業板第一股”以市值論,寧德時代之前占領榜首的是溫氏股份。這家創立于1983年的畜牧企業,當前以22.11元/股的最新股價、1175億元市值僅次于寧德時代,也是創業板僅有的兩家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把第三名愛爾眼科(300015.SZ)遠遠甩在身后。
而就在不到一年前,溫氏股份和華大基因曾經對創業板第一股的寶座掐得厲害,在股價波動中兩家公司輪番競爭第一。2017年11月,華大基因股價一度高企至261.7元/股的高位,以千億市值短暫超越溫氏股份。
不過此后,在創業板進一步擠壓泡沫的過程中,華大基因的股價神話隨著“華大癌變”等負面消息漸漸被打破。狂跌10個月之后,華大基因最新收盤價為71.34元/股,市值比去年11月已蒸發近四分之三,目前以285.4億元的總市值在創業板排名第17。
更早之前,樂視網曾是創業板的一面旗幟,2015年樂視網最輝煌的時刻,上半年股價從7元多/股一度漲到44.72元/股的峰值,6個月內漲了5倍。但泡沫終究會被戳破,從賈躍亭到孫宏斌再到許家印,樂視網沒有迎來救世主,只有垂死炒作的游資。
寧德時代市值第一的寶座尚未坐熱,挑戰者也已經蓄勢待發。被稱為“醫藥界華為”的邁瑞醫療已經正式獲得IPO批文,招股書顯示,公司本次擬發行新股不超過1.216億股,擬募集資金為66.26億元。如果能按招股書計劃發行,邁瑞醫療的IPO募集資金已超越寧德時代。
創業板第一股之爭還在繼續,但第一股是不是好股,則有待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蔣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