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低迷,商品市場卻迎來一輪大行情,不少品種創出最近幾年的新高。
其中,PTA(精對苯二甲酸)創下近4年新高,甲醇創近5年新高,螺紋鋼創5年新高,焦炭則創出2011年上市以來新高……農產品也迎來久違的大漲,此前火爆的蘋果期貨昨日尾盤則直線漲停。
“經濟數據走軟,商品沒理由大漲”“商品到頂了吧”“政策抑制房價上漲,商品也該歇歇了”……產業和投資圈子不乏看空的聲音。為何商品期貨輪番上漲,背后邏輯又是什么呢?
多個品種
7月中旬,統計局公布了2季度的經濟數據。其中,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小幅回落至6.7%,經濟量縮價跌,社融增速放緩,6月工業增加值明顯下滑。不少專家分析稱,經濟下行拐點已出現。
股市不斷承壓下行,大宗商品市場此前也是一片看空的聲音。然而,商品不但沒跌,反而開啟了一輪上漲行情。
尤其是PTA和甲醇期貨,近日成為市場明星品種。近三個交易日PTA和甲醇漲幅近10%。“做空了10手蘋果,已虧10多萬。”有投資者感嘆。
光大期貨研究所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表示,在宏觀層面,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因此,預計后期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明顯回升。
“商品期貨用一輪上漲,對貨幣放水和未來基建需求回升預期表明態度。“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中信證券明明在研報中提醒,隨著油價的上行與貿易戰帶動的大豆、玉米價格上行預期,輸入性通脹與國內貨幣寬松疊加的效應恐怕會愈加明顯。
限產政策推動
因與房地產需求直接相關,黑色系期貨向來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本次商品大漲,黑色系品種也是主力軍。邱躍成認為,黑色系品種的上漲,是宏觀和產業環保邏輯共振的上漲。
“當前唐山限產已正式實施,江蘇常州地區限產再次加碼,汾渭地區限產也已經開始。為攻堅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高排放產業限制區域不再僅僅限于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一市三省、汾渭平原等區域也將納入。涉及城市數量將從此前的2+26個,增加至80個,供應收縮題材持續存在。”邱躍成說。
黑色系中,上漲最強勢的品種為焦炭期貨。自7月20日開始,焦炭期貨價格從2000元/噸左右,漲至昨日收盤接近2500元/噸,漲幅高達25%。而引爆焦炭行情,正是限產政策。
永安期貨分析師任新普則表示,鋼材庫存走低,現貨偏強,下游需求有望在政策支持基建等影響下而恢復,從各品種的市場結構看,期貨價格上行仍然有支撐。但也要看到,宏觀經濟走勢撲朔迷離,汽車銷售降速,不利于鋼價的上漲。而房地產嚴控聲聲在耳,過高看漲恐有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