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后在微信里就能查詢自己2007年度以來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信息,不用再大老遠跑到稅務局服務大廳的自助機器上去查了。記者昨日獲悉,市稅務局不僅上線了微信“個稅查詢”功能,納稅人還能在微信里進行個稅的12萬元自行納稅申報了。
個稅信息怎么查?12萬元自行納稅申報怎么辦?稅務部門介紹,市民今后只要關注“北京稅務”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的“我要辦”欄目,再選擇“個稅查詢”項目即可。
在微信人臉識別、銀聯銀行卡信息認證、納稅申報信息認證三種方式中任選一種,市民就能完成實名認證。認證后再登錄,自己之前十余年的個人所得稅納稅情況就會一目了然呈現出來。
近日全國人大公布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已經提出,在我國個稅改革的方向中,除了工資、薪金所得之外,擬將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一同納入綜合征稅范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
本市稅務部門通過微信提供的個人納稅信息查詢,已經初步覆蓋個人綜合收入。個人的正常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所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等多類所得項目,從月份、收入額到納稅額,全都清晰可見。不僅如此,每個人的全年納稅總額,系統也會清晰計算出來。
記者了解到,個人完稅收入作為一種證明,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揮著作用。如辦理貸款、出國簽證、保險事故理賠等都需要證明個人收入情況,同時,完稅證明在個人申請兩限房、廉租房和公租房時,也是需要提供的重要證明。
本市稅務部門還介紹,為了更好地方便市民,個人所得稅的12萬元自行納稅申報,也可以在手機平臺上辦理。在“個稅查詢”欄目中,市稅務局加入了12萬元自行納稅申報的服務功能,市民在12萬元個稅的申報期,點幾下手機屏幕就能填報申請表,辦妥自己的這項涉稅申報了。
市稅務局還同期上線了“智能應答”服務。納稅人只要像和朋友微信聊天一樣,大聲說出自己的問題,以大數據財稅智庫為依托的后臺智能AI,就能自動識別市民發送的語音,并將識別內容顯示在對話框中。屆時,系統將根據市民的各種問題給出相應答案,或給出類似問題及編號供市民選擇了解。
隨著北京國、地稅合并為北京市稅務局,原來兩個局各自為政的一些特色業務,已經全面整合到“北京稅務”微信公眾號中,實現了多類服務集團化呈現,并可以在網上為市民實現“一站式”的辦稅服務。
現在市民打開手機中的“北京稅務”微信公眾號,預約服務、辦稅服務、發票服務已經能讓十多種涉稅事項“一機搞定”。在預約服務中,預約辦稅、微信取號和大廳等候人數查詢等功能已經上線;辦稅服務除了最新推出的個稅查詢,還有自然人注冊認證、憑證驗證和股權報告等服務事項上線;至于發票服務,除了能幫您開發票的發票助手,市稅務局還開通了幫您鑒別發票真偽的發票查詢功能,以及也許能幫您發一筆“小財”的“有獎發票”學習站等多項服務。
如今市民享受到的“掌上辦稅”體驗,還擴展到了第三方,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納稅人在辦稅大廳與銀行之間“折返跑”的問題。稅務部門介紹,“掌上辦稅”通過拓寬辦稅渠道,借助銀行手機客戶端實現手機實時繳稅功能,已經使得市民的辦稅時長明顯縮短。如通過深化稅銀合作,市民在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客戶端,已經可以實時繳稅。(記者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