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奔似后雖然操作上更加隱秘,但外界對其的關注度卻始終沒有下降。可惜的是,從公開信息來看,此前由王亞偉本人操刀的多個私募產品的凈值截止日大都止于2016年底左右,此后就不在更新了。
據悉,這位投資界的明星1971年9月11日出生于安徽馬鞍山市,199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2007年,華夏大盤精選以226%的凈值增長率高居國內各類型基金之首,2008年,華夏大盤精選又在股市暴跌中成為基金抗跌亞軍,自此成就王亞偉“公募一哥”的光環。
2012年5月7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王亞偉因個人原因于2012年5月4日離職。2012年9月,王亞偉在深圳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深圳千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為受托資產管理、股權投資、投資管理等,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人民幣,法人代表即王亞偉,個人出資比例100%。
從今年內的公開數據顯示,王亞偉創立的千合資本僅有7只產品公布了年內業績,不過,絕大多數都為虧損,其中華潤信托-云豹三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簡稱:云豹三號)截止今年7月10日的年內凈值跌幅為10.12%,成為業績最差的一只基金,并且跌幅還超過了同類平均水平-7.12%。
這只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9日,正值上一輪A股牛市的尾部,也許正因此才造成了其累計凈值收益率-12.98%,累計單位凈值0.8702元的囧況。不過從年內月度凈值表現來看,該基金的最差時刻出現在2月份,當月凈值下跌了11.31%,與大盤當時的慘烈程度相吻合,但此后的跌幅卻明顯小于各主要指數。
從其他幾只年內披露業績的產品來看,跌幅則全部超過了5%。以千合紫荊1號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4月份,雖然從成立以來的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為43.83%,但是年度數據卻并沒有穿越牛熊。
該基金在2016年里凈值虧損了7.02%,當年A股的行情全面下跌,滬深主板市場跌幅均超10%,創業板與中小板指數跌幅超過20%,僅有上證50指數的跌幅與該基金相符,都在個位數,由此可見,該基金大概率主要投資于大盤藍籌股。
在2017年價值藍籌一路飆升的時期,千合紫荊1號以44.90%的好成績遙遙領先于同類產品的平均值,同時大幅超越指數中表現亮眼的上證50指數19個百分點。今年,A股市場多數板塊再次迎來頻頻下跌,而此時的千合紫荊1號也同樣出現虧損,其余幾只基金的年度業績表現也大致如此。
從其管理的這些基金來看,成立時間都在2015年上半年,而崔同魁也是從成立之初就負責管理這些基金。資料顯示,崔同魁不僅和王亞偉是校友,都畢業于清華大學,二人也是曾經的同事。崔同魁2008年7月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此后擔任華夏復興與華夏成長的基金經理。在管理華夏復興的2年多時間里,任職回報為57.96%,管理華夏成長則不到一年,任職回報為23.51%,但都高于同類均值。
2015年1月,崔同魁不再擔任華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3個月后現身千合資本管理相關基金,現為千合資本的合伙人。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由崔同魁管理的昀灃7號成立于2017年初,但由于其2018年前三個月并沒有公布凈值,所以無從知曉2018年內凈值表現情況。但從2017年10月20日,其累計單位凈值1.26元,而到2018年7月13日累計單位凈值降至1.01元來看,其年內要想實現盈利也絕非易事。(記者 李榮 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