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A股市場的強勁上漲讓諸多私募基金大佬名利雙收,然而在潮水退去的2018年,雖然時間還未過半,但整個私募基金領域的股票策略產品已經有超過六成業績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記者了解,在一些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私募基金公司里,深圳菁英時代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菁英時代)的產品業績可謂是慘不忍睹,在19只凈值截止日為今年內的產品中,竟然有17只都是虧損,其中15只虧損幅度超過10%。而由于私募產品凈值披露時間的不同,這些虧損產品最新的截止日大多為今年5月底,也就是說,目前的虧損幅度還沒有包括6月內的跌幅,可見其產品業績的慘淡程度。
菁英時代年內產品多虧損 15只產品跌超10%
在經過了2014和2015年的持續大漲,以及2017年的藍籌股逼空行情后,進入到2018年的A股市場可謂是跌宕起伏,并頻頻遭遇脈沖式下跌,在這樣的行情下,向來倚重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公司就顯得更加艱難。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的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平均虧損達3%,其中有64%的產品錄得負收益,虧損幅度超20%的共計有405只。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的了解,在一些大名鼎鼎的私募基金公司中,諸如源樂晟、東方港灣、成泉資本、淡水泉、重陽等旗下的多只產品今年內業績均為虧損,但卻沒有一家的產品虧損比例和幅度能與菁英時代相比。
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統計,菁英時代旗下共有19只產品的最新凈值截止日在今年內,而其中有17只產品的年內凈值表現都為虧損,虧損超過10%的達到了15只,虧損超過20%的達到了6只。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虧損基金的凈值截止日都在5月底,也就是說,如果考慮到6月至今A股整體的下跌情況,其虧損數量和幅度還要擴大。
顯然,這對于以絕對收益為主要參考標準的私募基金公司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產品凈值的回撤幅度和公司口碑對未來產品發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菁英時代優選5號是菁英時代旗下虧損幅度最大的一只產品,截止今年5月25日,該基金的年內跌幅為23.68%。從歷史走勢看,該基金有非常明顯的幾次凈值回撤,第一次是在2016年3月底到5月底,其凈值回撤幅度為-13.08%,而這一時期A股市場各指數并未出現明顯的下跌。
第二次是在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1月底,期間的凈值回撤達-13.17%,這段時間創業板指數下跌了13%,中小板指數下跌了8%。而第三次大幅度的凈值回撤就發生在今年1月底到5月底,回撤幅度到達了-24.03%,這段時間上證指數跌幅在10%左右,明顯大于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
成立于2015年8月19日的菁英時代優選5號,于2017年10月25日創出歷史最高凈值1.7954元,雖然到目前的累計收益依然有36.40%,但距離峰值業績也回撤了24%。
在菁英時代旗下的這些虧損基金中,菁英時代優選2號基金是為數不多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產品。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該基金從2017年二季度時就現身江化微(36.800,-3.30,-8.23%)(603078)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中。
從2017年三季度開始,持股數一直保持在25萬股,占江化微流通股比例的 1.67%,截止到2018年一季度末,位居其第二大流通股股東。從江化微的走勢上看,這是一只2017年4月份才上市的次新股,上市之后股價一路上漲,一直到2017年11月14日創出99.82元新高后出現回調。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該股股價已經跌回2017年5月時的水平,菁英時代優選2號基金的盈利也自然大幅縮水,而如果一季度以后該基金仍未賣出江化微的話,從4月至今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江化微股價又繼續大跌了43.61%,以6月21日收盤價36.80元來看,距離2017年4月10日上市首日開盤價34.82元僅一步之遙。
菁英時代優選2號基金目前公布的最新凈值為1.099元,從其2015年4月8日成立至今的三年多僅盈利了9.9%,而今年內該基金的凈值跌幅為10.07%。
江化微目前的第一大流通股為菁英時代久盈5號,該基金于2017年三季度新進,此后在2017年四季度加倉,后又在2018年一季度小幅減倉。可以看出,菁英時代久盈5號新進于江化微上市大漲之后,又加倉在江化微股價沖高之時,以目前江化微的走勢看,相信虧損幅度不小,但可惜菁英時代久盈5號今年并沒有對外披露凈值,所以具體收益外界無從知曉。
二十年資深大佬陳宏超 倡導價值成長投資理念
該公司今年披露業績的私募產品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金經理全都是陳宏超。此人為菁英時代的法人代表,也是公司董事長和投資委員會主席。
其為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歷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長沙公司科長;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深圳證券部研究總監;光大證券(10.550,-0.16,-1.49%)研究部副總經理;湖北博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宏超1988年大學畢業后先到央企,1993年闖蕩深圳進入證券行業,經歷過紅馬甲時代,參與過營業部的創建與管理,也擔任過證券公司投資研究、自營業務崗位負責人,在2001年五年大熊市到來之前,遠離市場加盟民企分管投資,后擔任并購標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到清華充電學習,后于2006年創辦自己的私募公司,目前已是知天命年紀的陳宏超從業時間超過了二十年。
在2015年10月22日菁英時代成功掛牌新三板,并在經歷了2016年陽光私募行業突飛猛進的大發展后,菁英時代的管理規模也于當年年底突破了百億元大關。菁英時代在“2016年中國金鼎私募獎”的評選中,榮獲“2016中國基金金鼎獎·私募12周年精英獎”。
陳宏超曾著有《享受成長》一書,而價值成長正是其非常認可的理念。陳宏超曾對外表示:“我們遠離市場,全力聚焦基本面研究。因為買股票實質上就是買上市公司,做成長型公司的股東才是財富增值的最大利器。我們積極向客戶傳達我們的價值成長理念,同時,選擇理念一致的客戶和我們同行。“價值成長”是個偏正詞組,“價值”界定“成長”,而主體是“成長”。所謂“價值成長投資”,意即投資那些公司內在價值在不斷成長之中的股票。我們在考察公司當前內在價值同時,更注重分析公司未來的成長能力。只有這種在未來能獲得高速成長的公司,才是我們考慮的投資對象。”從這一點看,陳宏超似乎也鐘情于近年來行情不佳的成長股。
而就在上個月舉行的“210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陳宏超還在發言中說到:“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就是信息產業革命帶來的一系列大的高速成長的公司,隨后我們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這個時代又催生了一批公司,但是我想說的是,今天我們所處的這個階段跟過去相比有太多領域有更大的空間、有更大的幾何級數的增長”。
他還提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其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才剛剛開始,未來很可能會顛覆今天的汽車工業,使汽車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有可能會變成一個新的智能工具。還有智能+萬物互聯,未來會有一個巨大的上漲空間,同時,也會顛覆整個世界。
高價定增今“回歸” “價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投資觀有沒有遵守
陳宏超還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其推崇的價值成長投資觀應遵循以下三項原則:安全邊際原則,即價格要與內在價值相匹配;價值成長原則,即在注重內在價值的同時,更注重成長性;長期投資原則。
但讓人不解的是,陳宏超管理的私募基金今年內凈值下跌如此之大,其投資的股票價格又是否和這些公司的內在價值相匹配呢?難道其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監測對基金進行風險控制的制度,就是陪著“好公司”的股價一起調整嗎?
在2016年時,菁英時代參與上交所上市公司生物股份(22.170,0.10,0.45%)定增一事似乎更加折射出其風控欠佳的事實。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6年9月21日,生物股份發布公告稱,其已完成定向增發,定增發行結果顯示,當時定增發行價為31元/股,發行4032萬股,募集資金總額12.49億元。
在49家有效投資者中,深圳菁英時代報價33.99元/股,認購2.5億元,最終持股數量為806萬股,其申報溢價較定增底價24.03元/股高出逾四成,也是當時參與申報的機構中報價最高的,而當時生物股份的二級市場價格才僅僅為30.59元。
回顧2016年,確實是定增市場非常火爆的一年,全年成立的定增基金數量達30只,這或許也是菁英時代溢價搶籌的原因所在。
菁英時代久盈2號是本次的最終配售對象,其持有的生物股份這部分定增股份鎖定期為一年,也就是說在2017年9月21日才可上市流通。2017年三季報顯示,菁英時代久盈2號以持股806.45萬股,位列生物股份第八大流通股股東,此后生物股份在2017年10月9日實施了10送4的高送轉,菁英時代久盈2號的持股也由此擴大到1129.03萬股,持股成本降至22.14元。
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菁英時代久盈2號沒有賣出過一股,如果其在4月份之后仍然持股未變的話,相較于昨日22.17元的收盤價,其浮盈已經從最高時的45%全部回吐,只是不知這樣的價格“回歸”是否與生物股份的內在價值相一致呢?
菁英時代旗下年內產品業績一覽
序號 |
產品簡稱 |
最新凈值日期 |
累計單位凈值(元) |
年內累計收益率(%) |
近一年累計收益率(%) |
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 |
成立日期 |
投資經理 |
1 |
菁英時代優選5號 |
2018/5/25 |
1.364 |
-23.68 |
-13.73 |
36.4 |
2015/8/19 |
陳宏超 |
2 |
興業信托-菁英時代成長3號 |
2018/6/1 |
1.7424 |
-21.99 |
7.84 |
74.24 |
2010/8/12 |
陳宏超 |
3 |
菁英時代價值成長1號 |
2018/5/25 |
1.6786 |
-20.49 |
4.33 |
67.86 |
2014/9/10 |
陳宏超 |
4 |
菁英時代水木5號基金 |
2018/5/25 |
0.9168 |
-20.38 |
-0.55 |
-8.32 |
2015/6/17 |
陳宏超 |
5 |
菁英時代北斗星1號基金 |
2018/5/25 |
0.9526 |
-20.27 |
3.05 |
-4.74 |
2015/6/24 |
陳宏超 |
6 |
水木優選1號 |
2018/5/25 |
1.1362 |
-20.05 |
-1.59 |
13.62 |
2015/3/20 |
陳宏超 |
7 |
菁英時代水木2號基金 |
2018/5/25 |
0.943 |
-19.96 |
5.97 |
-5.7 |
2015/4/20 |
陳宏超 |
8 |
菁英時代慧財1號 |
2018/5/25 |
1.0149 |
-19.92 |
6.08 |
1.49 |
2015/4/3 |
陳宏超 |
9 |
菁英時代水木3號基金 |
2018/5/25 |
0.9034 |
-18.5 |
5.13 |
-9.66 |
2015/4/30 |
陳宏超 |
10 |
菁英時代價值成長3號 |
2018/5/10 |
1.0118 |
-17.09 |
6.74 |
1.18 |
2015/3/27 |
陳宏超 |
11 |
菁英時代水木7號基金 |
2018/5/25 |
0.8164 |
-17.05 |
-6.13 |
-18.36 |
2016/6/17 |
陳宏超 |
12 |
菁英時代價值成長5號 |
2018/5/15 |
0.945 |
-16.37 |
4.19 |
-5.5 |
2015/8/5 |
陳宏超 |
13 |
菁英時代紫荊匯 |
2018/5/15 |
1.214 |
-14.75 |
9.37 |
21.4 |
2015/3/26 |
陳宏超 |
14 |
菁英時代價值成長6號基金 |
2018/3/30 |
1.444 |
-11.52 |
44.98 |
44.4 |
2016/7/12 |
陳宏超 |
15 |
菁英時代優選2號 |
2018/5/15 |
1.099 |
-10.07 |
2.14 |
9.9 |
2015/4/8 |
陳宏超 |
16 |
菁英時代水木6號基金 |
2018/5/25 |
0.6898 |
-8.34 |
-11.17 |
-31.02 |
2016/2/25 |
陳宏超 |
17 |
水木基金 |
2018/5/25 |
0.7802 |
-8.15 |
-17.02 |
-21.98 |
2016/2/24 |
陳宏超 |
18 |
菁英時代價值成長2號 |
2018/1/10 |
1.672 |
2.83 |
34.3 |
67.2 |
2015/1/15 |
陳宏超 |
19 |
國投大盈一號 |
2018/5/25 |
1.405 |
8.61 |
0.57 |
40.5 |
2015/10/16 |
陳宏超 |
(記者 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