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突然對A股鋰電池板塊產生濃厚興趣。
截至記者發稿,滬深兩市共有134家公司披露了上周(5月21日至5月25日)的機構調研記錄。鋰電池板塊成為機構關注的重點,共有十余家鋰電池產業相關公司接待了機構調研。
當升科技(300073)上周共計接待49家機構登門拜訪,調研活動分為3批,參與調研的包括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政府投資等多家外資機構。
據當升科技方面介紹,公司目前正極材料總產能為1.6萬噸,其中鈷酸鋰產能約3000噸,其余是多元材料,產能總體仍比較緊張。
當被問及新能源汽車政策趨勢將對公司帶來何種影響時,當升科技方面強調,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是國家早已公布的既定政策,同時后續補貼的標準將與動力汽車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掛鉤。
續航里程越遠、電池能量密度越高,獲得的補貼額和系數也就越高。高鎳動力多元材料正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引導方向,補貼政策退坡對于技術優勢明顯的公司來說是機遇。
新宙邦(300037)上周接待了46家機構調研,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政府投資等再度現身機構名單,顯示部分外資近期對于鋰電池板塊的強烈關注。
新宙邦方面表示,今年一季度由于假期因素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品售價下降,進而導致公司業績同比下滑。進入二季度,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價格已經企穩,從成本收益角度考慮,今年下半年價格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
贏合科技(300457)上周接待了摩根士丹利等14家機構調研。
贏合科技方面表示,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提供鋰電池智能生產線整線方案的提供商。公司整線模式具備高品質、低能耗、交付快、爬坡快及直通率高等優勢,已獲得行業客戶認可。
該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已于4月19日上市。發行完成后,該公司的資金實力將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增強公司在鋰電池設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鹽湖股份(000792)上周接待了14家機構調研,公司的鹽湖提鋰項目自然成為雙方交流的重點。
鹽湖股份方面表示,公司間接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一萬噸碳酸鋰裝置。2017年藍科鋰業全年共生產碳酸鋰成品8002噸,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實現凈利潤4.2億元。
鹽湖股份方面指出,今年全年碳酸鋰成品計劃產量為10000噸。截至目前,藍科鋰業共生產碳酸鋰成品3600多噸,5月21日以來產量提升至約45噸/天。
目前制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碳酸鋰中硼元素較高,針對該問題藍科鋰業正在進行除硼裝置建設,該裝置投運后將對提升電池級碳酸鋰產量有較大作用。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欣旺達(300207)、藍曉科技(300487)、西部礦業(601168)等鋰電池產業相關公司上周均接待了機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