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管時代大幕開啟,信托業轉型的方向正逐漸明晰。在傳統通道業務發展受限的背景下,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回歸信托本源,已成為業界共識。雖然慈善信托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這一具有廣闊市場發展空間的業務,正越來越受到信托公司的青睞。業內人士坦言,家族慈善信托、精準扶貧慈善信托等業務正強勢崛起,成為信托公司新的發力方向。
信托轉型“藍海”呼之欲出
2017年以來,信托公司面臨的監管環境趨嚴,傳統通道類業務的收縮趨勢明顯。來自用益信托的統計顯示,今年3月份發行的事務管理類信托產品數量為15款,與1月和2月分別發行81款與51款相比,呈現出大幅下跌趨勢。
與此同時,信托公司開展慈善信托業務的熱情持續高漲。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共有82條慈善信托的備案數據,財產總規模達9.52億元。
“中國的慈善事業蓬勃發展,慈善領域的資產存量超過2000億,慈善信托作為與捐贈并行的慈善工具,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長安信托家族信托開發部副總經理兼慈善信托部負責人上官利青對記者表示。
在她看來,隨著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的快速發展,信托業回歸本源的步伐加快,慈善信托成為高凈值人士越來越關注的慈善手段。由監管部門主導,在信托業回歸本源的業務體系建設中,慈善信托也是監管部門大力倡導的業務類型之一。慈善信托的出現不僅是信托業發展到一定時期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財富人群的必然選擇。
側重發力兩大領域
2016年以來,隨著慈善法和《慈善信托管理辦法》的相繼出臺,信托公司在慈善信托領域的創新拓展正持續深入。
以長安信托為例,2016年9月1日慈善法生效當日,長安信托即成功備案全國首批慈善信托。截至目前,長安信托已成立7單慈善信托,分別為“長安慈—山間書香兒童閱讀慈善信托”、“長安慈—環境保護慈善信托”、“長安慈—楊凌精準扶貧慈善信托”、“長安慈—民生001號慈善信托”、“中國信托業·長安慈·四川慈善總會·定點扶貧慈善信托”等,慈善信托落地單數位居行業首位。
上官利青對記者表示,長安信托當前正致力于家族慈善信托業務的開展及探索,并成立慈善信托部專門負責客戶的家族慈善需求,目前已經開始落地家族慈善信托。
在慈善信托與家族信托的“嫁接”方面,長安信托的經驗是,搭建起基金會+慈善信托的雙平臺,充分發揮慈善信托和慈善組織的雙重優勢。通過這種創新模式,來滿足高凈值人士的多樣化需求,促進慈善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慈善信托在扶貧領域的拓展也逐步深入。2018年2月,中國信托業協會聯合四川省慈善總會、長安信托發起設立“中國信托業·長安慈·四川慈善總會·定點扶貧慈善信托”,以慈善信托作為載體、以金融方式在臨洮縣、和政縣進行扶貧。該慈善信托項目主要以提供貸款風險損失補償金的形式與臨洮縣、和政縣當地銀行進行合作,通過風險補償降低銀行發放貸款的風險,提升合作銀行向農戶發放貸款的積極性,使農戶通過貸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
“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信托可以充分利用其金融屬性,引入金融手段,撬動相關資源,創新性地開展扶貧工作。”上官利青表示。
迅速發展難掩稅收難題
盡管慈善信托的發展受到了諸多利好的助推,但慈善信托的發展在當下仍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其中稅收問題是最突出的。
目前慈善信托的稅收優惠制度尚未出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無法享受與公益機構捐贈人同等的稅收優惠。
“慈善信托對信托公司而言是一個需要探索的全新領域。一方面要求轉變傳統的信托作為理財產品的思路,發揮信托的本源作用,同時,慈善信托需要大發展還需要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上官利青表示。
另一家大型信托公司的研究部門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由于慈善信托并非慈善捐贈,因此稅收優惠的缺失,容易導致慈善信托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他直言,就海外經驗而言,很多家族信托客戶往往通過慈善信托這一制度安排,在實現慈善公益目的之外,還能起到一定的避稅效果。這也是海外慈善信托能取得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在積極推進慈善信托業務的同時,信托業內人士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即未來慈善信托應該走一條相對市場化的道路。“比如,信托公司也可以在管理慈善信托的同時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前述研究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此前幾乎是“純公益+免費”管理模式的慈善信托業務,將可能會有更多市場化的操作及運作模式。只有這樣,慈善信托的“錢景”與前景才更可期。(記者 金蘋蘋 編輯 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