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交所制定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建成世界一流證券交易所,更好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這是深交所首次正式對外發布戰略規劃綱要。
規劃綱要分析了深交所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提出了深交所未來3年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以及重點任務。
規劃綱要指出,經過近30年的探索和努力,深交所構建了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相應的監管、技術和服務體系,上市公司市值、融資金額、成交量等主要指標逐步躋身全球交易所前列。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新形勢下服務國家發展全局的要求相比,深交所對新經濟的支持還不夠。與境外成熟市場交易所相比,深交所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市場規模與實體經濟需求不匹配、市場板塊功能需要進一步發揮、市場結構不均衡、風險防控和一線監管能力亟需加強等。
對此,規劃綱要對標黨的十九大“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以建設與現代化強國相匹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大資本市場為愿景,以2020年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間為節點,明確了深交所未來3年的四大發展目標。
規劃綱要提出,在未來3年里,深交所要形成領先的創新支持市場體系,使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比、中小創企業成長性領先全球新興市場;形成領先的創新資本生態圈,使得重點區域覆蓋率、創新產業鏈覆蓋率和行業組織話語權適應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形成領先的市場監管與風控體系,使得投資者滿意度和重大風險防控率持續改善;形成領先的市場基礎設施和制度體系,市場績效、規則完備性與核心系統安全性等指標領先全球。
為實現上述目標,深交所圍繞市場體系建設、國際化布局和綜合能力建設等方面,明確了未來3年的重點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優化多層次市場體系。深交所將以促進深市多層次市場健康發展為主線,推動形成特色更加鮮明的市場體系,突出新經濟新產業特征,針對創新創業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盈利和股權特點,推動完善IPO發行上市條件,擴大創業板包容性。
二是完善深市產品體系,實現股票、債券、基金和衍生品市場均衡發展。深交所將加大固定收益產品發展力度,豐富債券市場交易品種;研究推進REITs產品試點,形成具有深市特色的REITs板塊;同時,推動深市股票ETF期權成功試點,形成以場內標準化產品為核心的衍生品體系。深交所還將打造一站式資產配置平臺,并逐步形成種類齊全、功能齊備、結構合理、風險可控的產品體系。
三是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堅戰。按照十九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部署要求,未來3年,深交所將建成統一的風險監測預警平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充分發揮深交所資源配置功能,推動節能、環保綠色企業做優做強,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依托深交所資源優勢,深入貫徹落實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多渠道履行脫貧攻堅社會責任。
四是堅持市場化導向,完善市場基礎運行機制。深交所既要通過優質服務,大力支持上市公司規范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又要依法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實現優勝劣汰,增強市場活力。深交所也將持續優化一線監管業務規則,不斷完善紀律處分工作機制,有效推進“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
五是推進交易技術的標準化、產品化,提高深交所國際化水平。規劃綱要指出,深交所將建設跨境資本服務平臺,深化深港市場合作,探索“一帶一路”沿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投融資,全面提高深交所國際化水平。結合深交所實踐經驗,從交易系統、市場監察、金融數據交換等角度,總結出一套有中國特色、操作性強、普適性廣的標準技術體系,推進深交所交易技術的產品化、國際化,更好實現交易所技術和能力輸出。
六是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全面提高科技監管能力。著力加強統籌布局,健全完善風險監測和預警平臺機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推進新一代互聯網應用平臺和新一代信息平臺規劃建設,建成大數據中心,實現主要監管活動的科技化、智能化。依托金融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平臺,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研究和運用,提升金融科技自主掌控能力。
七是建成全國在地化服務網絡,吸引標桿型創新企業上市。充分發揮深交所培育、培訓、研究、產品、信息服務等資源優勢,積極做好戰略、服務對接工作,為企業集團提供全鏈條服務解決方案。聚焦標桿重點,強化對“獨角獸”等新興行業企業的服務,著力吸引一批優質企業進入深交所。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積極推動規劃綱要全面落地,努力實現交易所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