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月29日以來,大盤開啟一輪調整行情,并在近兩個交易日呈現加速下跌的態勢,截至昨日滬指已連續回調整理8個交易日,累計下跌248.87點,累計跌幅為6.99%,面對市場的快速下跌,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大盤的快速回落既有受到美股暴跌的影響,也有前期獲利盤的離場效應,但整體來看,A股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并未發生改變,這從產業資本增持、公司業績增長情況和A股市場估值水平就可以得出明確判斷,恐慌性拋售并非最理智選擇。
產業資本凈增持157家公司股票
1月29日以來,大盤開啟一輪調整行情,并在近兩個交易日呈現加速下跌的態勢。自本輪行情調整以來截至昨日,近800只個股累計跌幅超20%。在市場普遍預期本輪調整接近尾聲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高管、實際控制人等產業資本近2日積極進場低吸自家股票,對個股股價形成了重要支撐,同時也為整個A股市場止跌企穩帶來重要力量。
近兩日,金鴻控股(000669)、巨星科技(002444)、東旭藍天(000040)、風神股份(600469)、東旭光電(000413)、雙良節能(600481)、浙富控股(002266)、寧波富邦(600768)和平潭發展(000592)等多家公司實際控制人發布公告稱,近期增持了自家股票。其中,金鴻控股2月6日增持金額就達到6366.44萬元,增持金額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29日本輪行情調整之前,由于A股呈現出的“一九行情”特征,部分個股已早于大盤出現持續下跌,因此在1月29日以來本輪行情持續回落中,產業資本也是頻頻低吸上市公司股票。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發現,1月29日以來截至昨日,產業資本共計買賣190家公司股票,其中,產業資本凈增持157家公司股票,合計凈增持金額達到33億元。進一步看,隆基股份(601012)(3.42億元)、新南洋(600661)(2.04億元)、寶光股份(600379)(1.45億元)和保齡寶(002286)(1.17億元)等4家公司產業資本凈增持金額居前,均在1億元以上。
503家公司預計年報凈利潤實現翻番
國內宏觀經濟穩中向好,上市公司業績持續改善的A股良好基本面并未發生根本變化,這也使得深度調整是低吸良機成為當前市場的主流觀點。隨著2017年年報迎來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2017年財報利好公告的頻頻發布,市場對2018年上市公司業績的良好預期,或成大盤止跌企穩的重要推動力。
從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來看,截至昨日,共有2536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1868家公司年報業績預喜,占比73.65%。從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來看,503家公司預計年報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其中1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20倍以上,武漢中商(000785)、河北宣工(000923)、方大炭素(600516)、深康佳A、中交地產(000736)、康達爾(000048)、恒源煤電(600971)、八一鋼鐵(600581)、開元股份(300338)和宜賓紙業(600793)等公司預計年報凈利潤同比增幅居前十。
從預告凈利潤上限來看,中國神華(601088)、上汽集團(600104)、中國人壽(601628)、貴州茅臺(600519)、中國石油(601857)、寶鋼股份(600019)、海螺水泥(600585)、大秦鐵路(601006)、廣汽集團(601238)、上港集團(600018)、萬華化學(600309)、陜西煤業(601225)和??低?002415)等13家公司預計年報凈利潤上限均在百億元以上。另外,寧波銀行(002142)、京東方A、兗州煤業(600188)、溫氏股份(300498)、洋河股份(002304)、濰柴動力(000338)、分眾傳媒(002027)、新城控股(601155)、榮盛發展(002146)、鞍鋼股份(000898)、深康佳A和長城汽車(601633)等12家公司預計年報凈利潤上限也均在50億元以上。上述25家預計凈利潤上限在50億元以上的公司中,除溫氏股份、長城汽車外,其余23家公司2017年年報凈利潤較2016年均有望實現增長。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寶鋼股份等超級大盤藍籌股2017年業績表現搶眼,由于這些個股在A股市場中有十分高的權重,其業績的向好,將有助于個股開啟反彈行情,并推動大盤重拾升勢。
A股市盈率降至18.63倍
隨著市場近期的連續調整,滬深兩市的估值也持續回落,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全部A股整體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8.63倍,高成長性股扎堆的創業板整體最新動態市盈率為42.08倍,相較1月29日時的20.26倍、48.22倍出現明顯下滑。而較2015年6月12日5178.19點高點時A股整體市盈率為26.88倍,創業板整體109.56倍的市盈率,估值出現大幅回歸至底部區域,較低的估值有望成為市場資金入市的重要原因。
個股方面,除市盈率整體處于低位的銀行股外,華聯控股(000036)、新湖中寶(600208)、商業城(600306)、天地源(600665)、大連友誼(000679)、長安汽車(000625)、浦發銀行(600000)、佛山照明(000541)、迪馬股份(600565)、東湖高新(600133)、八一鋼鐵、麗珠集團(000513)和健康元(600380)等個股估值優勢十分明顯,均在10倍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長性較高的創業板成份股中,有297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創業板整體估值水平,其中20只個股估值低于創業板整體估值的50%以上,估值優勢十分明顯,在上述20只個股中,永利股份(300230)、聯建光電(300269)、東方日升(300118)、堅瑞沃能(300116)、美晨生態(300237)、中金環境(300145)、新文化和蘇交科(300284)等8只個股2017年年報業績均預喜,在績優、低估值的雙重優勢下,未來估值提升空間將更高。
■本報記者趙子強任小雨
責任編輯: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