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近年持續增資,固有資本實力逐步增強。近期,隨著62家信托公司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在銀行間市場的逐一披露,去年信托公司的固有資金投資收益也浮出水面。62家信托公司中,有六成同比實現增長,其中13家信托公司增幅超一倍。同樣地,也有13家的信托公司同比下降,降幅超三分之一。
記者發現,部分信托公司去年的股權投資有效推動了固有資金投資收益的增長。如中信信托入股中國宏橋、湖南信托入股華融湘江銀行等,都成為其投資收益增長主要因素。
西藏信托投資收益扭虧為盈
云南信托增6倍
單就投資收益一項來看,去年62家信托公司投資收益共計295.39億元,同比去年的281.99億元增長了4.75%,7家信托公司投資收益超10億元。投資收益前10位的信托公司分別為平安信托、重慶信托、華潤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民生信托、中誠信托、江蘇信托、長安信托和華能信托。排名前10位信托公司投資收益總額共計131億元,約占62家信托公司的一半。
其中,平安信托以19.31億元的收益位居榜首,重慶信托以17.66億元的收益略遜一籌、位居第二,華潤信托則以15.49億元的成績緊隨其后,占據第三位。
對于大多數公司而言,信托公司投資收益一般是投資金融機構股權所得。
2017年信托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布的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顯示,當年62家信托公司投資收益合計295.39億元,39家信托公司實現增長,23家下降。
在實現增長的信托公司中,13家信托公司投資收益增幅超100%,分別為西藏信托、云南信托、長安信托、建信信托、中信信托、民生信托、昆侖信托、國民信托、中融信托、陜西信托、湖南信托、新華信托、金谷信托和萬向信托。
西藏信托投資收益去年實現扭虧為盈,創收7706萬元。西藏信托2016年年報顯示,其當年的投資收益為-462.81萬元,也是唯一一家投資收益為負的信托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信托長期股權投資的企業為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藏信托占股30.69%,為其第一大股東,投資金額為3100萬元。據證監會網站公開信息顯示,嘉盛基金的申請材料于2015年2月份遞交,證監會在9月份決定受理,并于2016年1月份進行了第一次反饋。但此后,嘉盛基金再未提交過反饋材料。而在證監會每周定期更新的基金機構行政審批進度表中,嘉盛基金最后一次出現是在去年的7月14日,此后,嘉盛基金再未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本報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嘉盛基金疑似告別基金業務,其經營范圍已于去年7月19日發生變更,從“基金募集、基金銷售、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變更為“創業投資、創業投資管理、企業管理”。
除西藏信托外,增幅最快的為云南信托,但主要是因云南信托2016年基數較低。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云南信托投資收益為5579萬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764萬元,大幅增加636.84%。據此,云南信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云南信托去年致力開拓普惠金融、資產證券化等創新業務,由于對風險把控嚴,對項目的選擇標準也趨于風險較低、收益穩定。
此外,長安信托投資收益從2016年的1.39億元一舉躍升至2017年的6.77億元,同比增長327.03%。而建信信托則由2.22億元猛增至8.58億元,增幅達286.49%。
湖南信托、中信信托
分別收銀行、中國宏橋“紅包”
湖南信托在去年取得亮眼的成績,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20.69%,數額由前年的2.61億元增至去年的5.76億元。去年12月19日,湖南信托在官網披露公告,稱湖南信托以自有資金出資32.53億元認購華融湘江銀行增發股份13.556億股。此次出資完成后,湖南信托持有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比例增加到20%,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湖南信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收益實現增長主要是集團公司通過湖南信托增資華融湘江銀行。同時,該負責人也確認,華融湘江銀行目前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商業銀行一直是信托公司青睞的投資對象,除華融湘江銀行外,去年12月份,愛建信托與曲靖市商業銀行簽訂入股協議,愛建信托以現金方式向曲靖市商業銀行增資15.24億元,占曲靖市商業銀行增資完成后的股權比例19.50%。增資完成后,愛建信托將成為曲靖市商業銀行并列第一大股東。
另外,記者了解到,去年大幅入股中國宏橋的中信信托,也嘗到了“甜頭”。中信信托去年實現了13.69億元的收益,同比增長將近250%。去年8月份,中信信托以7億美元認購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宏橋集團配售的8.06億股。中信信托有關人士對記者稱,入股中國宏橋,由于其股價提升以及派息等,推動了中信信托投資收益的提升。
本報見習記者 邢 萌
(責任編輯:趙艷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