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撰文,剖析2018年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挑戰,勾勒貨幣政策總體思路。文章透露,人民銀行將探索把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易綱指出,要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不能依靠貨幣信貸的"大水漫灌"來拉動經濟增長,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創造條件。”他明確表示。
具體而言,央行將按照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要求做好總量調控,根據調控需要和流動性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增強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促進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關于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易綱表示,宏觀審慎政策是對貨幣政策的有益補充,二者的協同互補能夠有效應對系統性金融風險,把保持幣值穩定和維護金融穩定更好地結合起來。
他透露,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探索將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同業存單、綠色信貸業績考核納入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優化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對資本流動進行逆周期調節。
在金融改革方面,易綱稱,繼續穩妥推進各項金融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央行將按照“放得開、形得成、調得了”的基本要求,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易綱介紹,央行將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從提高金融市場深度入手,繼續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和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不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同時,央行將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進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傳導。
對于匯率市場化,易綱表示,央行將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對于信貸政策,易綱介紹,央行將落實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相關工作,繼續運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再貼現、PSL等工具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同時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扶貧再貸款支持力度,向全國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和央行內部(企業)評級試點,將符合標準的小微企業貸款、綠色貸款納入貨幣政策操作的合格擔保品范圍。
“展望2018年,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易綱如此描述今年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環境。
從國際上看,全球經濟復蘇態勢仍可能延續,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將進一步趨向正常化。易綱稱,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取向變化也會對我國的政策空間形成一定擠壓,增大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
從國內看,易綱表示,一方面要看到我國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經濟結構優化的趨勢,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另一方面,經濟中仍存在問題和隱患,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強化,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債務和杠桿水平還處在高位,資產泡沫“堰塞湖”的警報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亂象仍然存在,金融監管構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見習記者 張瓊斯○編輯 陳羽
(責任編輯:劉偉 H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