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在本周發布了直面會,公布了一批新的游戲名單,其中確認《塞爾達無雙》和《黑暗之魂重制版》會支持簡體中文。這不禁讓人感慨,國外游戲廠商對中國游戲市場現在似乎非常看好。
自從在華神游業務失敗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任天堂的中文化進程就幾乎停止了,直到NS發售以來,老任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明顯能夠感覺到在改變,第一方游戲紛紛推出中文版本。在君島妲己最近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明確地說到現在很關注中國市場。
星之卡比新作確認將支持簡體中文
那么中國的游戲市場真的迎來春天嗎?
其實這里有個歧義,因為中國的游戲市場一直都很不錯,但都局限在網絡端游、手游和頁游上,而中國的單機游戲市場(這里的單機游戲指代的是游戲數據保存在本地的游戲,也包括帶有聯機要素的游戲)卻幾乎一直都沒有興盛過。直到這兩年才有了起色。
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游戲廠商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包括索尼、微軟這樣的巨頭直接進入中國市場,也包括3A大廠積極推出中文游戲并在中國市場宣傳推廣,還有獨立游戲廠商都開始紛紛推出中文化作品,甚至連任天堂這樣常常被人稱作“右翼”的公司都重新開始重視中國市場了。
這些現象似乎都在說明中國單機游戲市場迎來了春天。那么為什么會形成現在的這種局面呢?我們認為主要是幾個方面。
首先是幾個標志性的事件,Steam國區開放、微軟和索尼主機國行發售,這對于國內業界的影響力的巨大的。很多人都忽視了宣傳的力量,當年游戲主機處于“地下”狀態的時候,從來都是小眾圈子的自娛自樂,但一旦正式的宣傳、電視廣告、廣告牌廣告等等大面積地鋪開之后,這種效應是非常顯著的。這也標志著,單機游戲在中國終于從地下走到了地面上。
有沒有國行在宣傳推廣上的差別是很大的
其次是玩家對于游戲審美的構建越來越健全,原來的游戲在很多人眼中僅僅是一種消遣,是一種社交行為,但現在已經開始有一部分玩家認為游戲應該是一種嚴肅藝術,和電影和繪畫一樣需要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這樣就有人對游戲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只有具有一定制作素質的單機游戲才能滿足。
而且這類玩家逐漸在自媒體或是玩家社群中獲得了話語權,成為見多識廣的意見領袖,從而影響更多的人提升游戲審美,因此給單機游戲市場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
再次就是國內獨立游戲廠商的蜂擁出現,這類廠商大多數是在當初手機游戲大戰中落敗的群體,面對已成紅海的手游市場而另辟蹊徑轉向了單機市場。為了與傳統市場打造差異化,這類廠商在做媒體推廣時往往會營造單機游戲高大上的形象,來吸引社會中的年輕用戶,形成圈子并逐步擴大。
最后就是國內平臺商的“推波助瀾”,在國內單機游戲市場逐漸有了苗頭之后,諸如WeGame、方塊游戲、杉果等等都出手了,將這塊市場徹底從幕后推到了臺前,形成了基本的生態。
面對這樣的大好局面,無論是國內廠商還是國外廠商,都沒有理由不動心。下面的問題在于,當市場變為紅海之后,下一步該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