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河北,居民駕駛拖拉機經過一家鋼鐵廠附近。
1萬余平方米的棚化原料場空無一物,480立方米的高爐已被破壞性拆除,曾經“斗志昂揚”的小火車也再無半點威風……2017年12月20日,當記者踏進河北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整個廠區冷冷清清、一片沉寂,與半年前車水馬龍、機器轟鳴、鋼花四濺的景象截然不同。
2017年8月18日,奧宇鋼鐵全面停產;2017年11月14日,順利通過省鋼鐵煤炭火電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驗收。至此,保定市鋼鐵產能全部退出,率先實現河北“無鋼城市”的建設目標。
按照河北省與保定市簽訂的《2017年度化解過剩產能目標責任書》要求,2017年9月底前奧宇鋼鐵整體退出,涉及壓減煉鐵產能86萬噸、煉鋼產能101萬噸。在產業結構調整、環保責任面前,當地政府和奧宇鋼鐵立即部署、加快推進。
為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奧宇鋼鐵和政府共同發力。通過向集團企業分流、推薦到其他企業、政府購買公益崗位、支持自主擇業創業等多種渠道,2070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天車工鄔文玲有13年的工齡,平均工資卻只有2000余元,按照規定,補償金額僅為2.7萬余元。為維護低收入職工權益,奧宇鋼鐵額外支出專項資金3000余萬元,將平均工資不足5000元的1404名職工,一律按照每年5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償,鄔文玲最終拿到補償金6.5萬元。
此外,原有鋼鐵冶煉產能指標實現了向省外轉移。河北省發改委和保定市經過多次溝通與探索,最終促成奧宇鋼鐵以4億元的價格將108萬噸煉鐵產能和121萬噸煉鋼產能轉讓給福建青拓集團有限公司,開創了河北鋼鐵產能向省外交易的先例。
作為淶源縣的支柱產業,年平均納稅1.1億元的奧宇鋼鐵整體退出,將對該縣采選企業、汽車維修、餐飲服務等關聯產業造成巨大沖擊和影響。對此,淶源縣因地制宜,積極謀劃七山滑雪度假區、白石山花海等新業態項目。項目建成后,淶源縣將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有力帶動縣域經濟發展,有效緩解轉崗再就業壓力。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勇表示,去產能既是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的要求,也是河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目前,河北去產能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廊坊霸州市新利鋼鐵有限公司、河北前進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家鋼鐵企業已全部退出,提前一年完成任務;張家口市河鋼宣鋼壓減2座120噸轉爐,產能240萬噸,圓滿完成去產能任務。(原題為《河北去產能穩步推進——
保定率先成為無鋼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