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亞投行成立兩周年。兩年來,亞投行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其發(fā)展和投資運營情況如何?為何成立快兩年才有首個對華項目?針對一系列熱點問題,中新網(wǎng)采訪了亞投行并獲得了獨家回應。
自身發(fā)展情況如何?
——成員擴至84個
亞投行(全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英文縮寫:AIIB)成立于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16日正式開業(yè)運營,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是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旨在滿足亞洲地區(qū)基礎設施和互聯(lián)互通建設的資金需求。
亞投行在開業(yè)時共有57個成員,隨后“朋友圈”不斷擴大。2017年3月、5月、7月和12月先后進行四次擴容,批準了27個成員的加入申請,成員數(shù)增至84個,成員從亞洲拓展至全球。
最近一次擴容是在12月19日,亞投行宣布批準庫克群島、瓦努阿圖、白俄羅斯和厄瓜多爾四個經(jīng)濟體的加入申請。
投資運營情況怎樣?
——共貸出42億美元
除了成員擴展,投資運營也穩(wěn)步展開。亞投行有關負責人透露,自正式開業(yè)運營以來,亞投行已在12個成員國開展了24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項目貸款總額42億美元,撬動了200多億美元的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
2017年6-7月,亞投行先后獲得了全球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及惠譽的AAA信用評級,10月還獲得巴塞爾銀行監(jiān)管委員會零風險權重的認定。
2017年6月17日下午,亞投行方面在韓國濟州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圖中)介紹亞投行第二屆理事會年會主要成果并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亞投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細致扎實地做好各項工作,亞投行在國際社會樹立了專業(yè)、高效、廉潔的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fā)銀行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