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各方資金回籠需求增加,市場流動性開始緊張。加上銀行面臨MPA年底大考,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開始步入高位。進入12月的第一周便呈現“量價齊升”,記者看到目前市面上已經涌現一大波收益率超過5%的中短期產品。
大批收益超5%中低風險產品上線
進入12月,各家銀行開始盯準“年終獎”理財資金。記者看到,多家銀行上調了理財產品收益率,部分銀行推出高收益“新客”理財來吸引新資金進入。
其中,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廣州分行調高了部分理財產品收益率,推出了多款收益率破5%的理財產品。針對新客戶,該行推出收益率5.25%的同享盈增利理財計劃。此外,“隨心享盈”步步高(002251,股吧)升理財計劃21-30天產品的收益率達到4.1%,31-60天為4.3%。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廣東省分行也推出了收益率達到5%的、投資門檻在10萬-30萬元的98天理財產品。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的“聚益生金”,每周三至下周一申購,周二起息,90天5萬元起購,理財收益率也達到5%,182天收益率達到5.05%。
除了股份制銀行,國有大行也推出了多款高收益產品。其中,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一款87天理財產品就盯準了“新客”,這款“中銀智薈理財計劃17626期”銀行理財產品,5萬起投,對于新客戶理財資金收益率可以達到5%。另外一款35天的跨年產品,12月7日起息,2018年1月11日到期的中低風險短期理財收益率也達到4.45%。
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創年內新高
事實上,隨著年末資金緊張,銀行理財產品翹尾的現象早在11月便開始出現。融360監測數據顯示,11月銀行理財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8%,較10月份上升了0.05個百分點,收益年末翹尾現象提前出現。
融360分析師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每到年末市場流動性都會緊張起來,一方面銀行面臨MPA考核,另一方面居民和企業提現需求增加,隨著市場利率上升和銀行考核需求,理財產品也會有所上升,今年也不例外。
上周融360統計數據顯示,12月1日-12月7日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6%,創今年新高。普益標準監測數據也顯示,上周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數增加15家,產品發行量增加93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75%,較上期上升0.04個百分點。30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所有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環比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資管新規要求,90天以內的封閉式理財將要消失。但事實上近期銀行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未見減少。融360統計數據顯示,上周3個月以內短期理財產品發行量增加了32款,占比由上周的33.8%小幅上升到34.3%。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短期產品短期內發行量不會很快減少,尤其臨近年末,銀行為了解決短期的流動性問題,往往更傾向于發售短期理財產品。
跨年資金面預計仍將維持“緊平衡”
繳準繳稅疊加MPA考核,年末季節性資金壓力增大,上周一個月逆回購利率上行89.3個基點至5.26%。不過,央行及時重啟28天逆回購平滑跨年流動性波動,維持資金面緊平衡。
申萬宏源(000166,股吧)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分析表示,可以看出央行既不希望短期資金面過度寬松,也不希望跨年資金面過于緊張,在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投放工具。預計資金面跨年雖有壓力,但無需過度擔心。
預計下周流動性會比12月第一周要更為偏緊。李慧勇認為,本周流動性整體預計偏緊。其中,逆回購本周將到期4800億元,16日將到期MLF1870億元。此外,年末MPA考核將對銀行帶來一定壓力。12月是同業存單年內到期高峰,預計對中小銀行流動性也有所影響。
不過,市場分析人士仍認為,雖然最近短期流動性也充裕,但短期回購利率已經出現上漲跡象。年底是資金面傳統緊張期,仍不能輕視流動性波動風險。李慧勇提到,最近監管政策連續出臺,先有資管新規后有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嚴監管時代剛剛開始,仍需注意監管對金融生態造成的影響。
有銀行理財人士分析認為,年末資金比平時偏緊是肯定的,但預期貨幣市場收益率也不會大幅沖高,“緊平衡”的流動性下,銀行理財產品小幅沖高預計是今年12月的常態。投資人不妨根據自身的資金流動性需求,趁機會捉住理財產品“翹尾”的機會,挑選更好收益的合適產品。“年底建議投資者購買一些期限較短的理財產品,以便于及時獲得收益,并為明年留下充足的流動性。”銀行理財分析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