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比特幣開啟瘋漲模式,短短9個交易日,比特幣漲幅逼近30%,史上首次突破1700美元。而從年初至今,比特幣漲幅更是高達90%,成為今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貨幣。
面對比特幣近期的大漲,Global Advisors Bitcoin Investment Fund主管Daniel Masters表示,比特幣經過這波漲勢之后,價格已完全反應,短期內可能跌回至1100美元,但是未來8-14個月內,有望站上4000美元。
比特幣近期為何大漲?原因可能有3方面:
1、來自日本的比特幣新增投資是短期比特幣價格上揚的重要推手。日經新聞上周稱,隨著4月日本政府取消比特幣消費稅,以及日本投資者對比特幣合法性的認識提高,已有超過十家日本公司成立數字貨幣交易平臺。
2、另一虛擬貨幣“萊特幣”(litecoin,一種類似于比特幣的P2P貨幣)成功改變編碼,投資者對比特幣解決交易速度問題看到新希望。
上個月萊特幣改變程式,啟動隔離見證(Segregated Witness),加快萊特幣的交易速度。這讓比特幣氣勢大振,比特幣的交易過程是礦工聚集到區塊,區塊會變成復雜的數學問題,礦工用高效能電腦解答問題,判斷能否進行交易,等到其他礦工驗證答案無誤之后,交易將獲許可,礦工可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
可是比特幣每一區塊的交易量有其上限,眼下交易量過大,嚴重拖慢速度。三月中一度傳出可能分裂成兩種比特幣打對臺,也就是所謂“硬分叉”(hard fork),使比特幣價格重挫。然而,萊特幣的例子顯示,無須采用激進的硬分叉,“軟分叉”(soft fork)就能解決困擾,擴大區塊容量。
Masters也指出,萊特幣成功軟分叉的例子,讓投資者認為比特幣也能實施隔離見證,提高容量。
3、投資者看好美國監管機構對比特幣ETF放行也推動了比特幣近期走高。
上月27日,美國證監會(SEC)宣布,正重審Winklevoss雙胞胎兄弟發起的比特幣ETF的申請,將在本月15日前做出決定。今年3月,出于對操縱價格和監管方面的擔憂,SEC曾拒絕兩起比特幣ETF的申請。SEC公布重申后,比特幣就在北京時間次日早間沖破了1300美元關口,隨后一路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