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永安行之后,又一家公司在原定的IPO路演日當天被按下了暫停鍵。今創集團9日披露,因發行人出現媒體質疑事項,決定暫緩后續發行工作。
一個星期內,兩家已經IPO過會的公司在路演當天暫緩公開發行,引起了市場普遍關注,有接受記者采訪的資深投行人士表示,這反映了監管層對IPO企業嚴格審查的態度:“對有疑情的公司,如果解釋不清,輿情不斷,就不發。”
該投行人士表示,對IPO企業實施嚴格審核,是監管部門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的監管思路。此前,證監會曾明確表態,在發行審核過程中,將重點關注在審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等問題,強化問核工作力度,從嚴審查、從嚴把關,堅決把不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擋在IPO大門之外。
回看暫緩發行的兩家公司的具體情況。今創集團是國內知名的軌道交通配套產品生產企業之一,曾參與包括北京、上海等國內幾十個城市近百條城軌線路項目。5月3日,自然人謝勇和謝家勇實名舉報其“帶病闖關IPO”,內容包括:2005年至2009年間,公司總裁戈建鳴先后三次向原鐵道部高官張曙光行賄800萬元,以及財務報表有重大造假嫌疑。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曾對行賄事項有披露。
永安行則是陷入了“專利糾紛”。公開信息顯示,永安行侵權案原告顧泰來向中紀委實名舉報,要求暫緩或暫停永安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工作。公司招股書曾披露,收到顧某委托律師送達的關于常州永安專利權糾紛事宜的告知函,公司實際控制人承諾承擔該糾紛帶來的一切可能的損失。
都拿到了發行批文,就差臨門一腳。對此,長江證券(000783,股吧)投行部相關人士表示,從暫緩發行的時點上來說,確實比較特殊,但站在監管部門的立場來看,其遵循的正是“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處置”這一普遍原則,也表明監管部門更加重視輿論監督功能。
該投行人士還表示,“暫緩”并不是終止,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永安行和今創集團都已經就媒體質疑事項展開核查,如果最終能夠自證清白,完全可以提出恢復發行的申請。如天馬科技,公司發行過程中因被媒體報道涉嫌造假而曾被暫緩申購,最終核查結果顯示,公司并未出現足以令監管層叫停其上市進程的實質性造假證據,一個半月后即恢復了發行。當然,也有公司最終未能重新回到發行的軌道。
今創集團和永安行在公告中都表示,待媒體質疑所涉事項核查結束后,公司及主承銷商將及時公告關于此次發行的后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