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鈣鈦礦電池穩態輸出效率達到32.44%,時隔三個月再次刷新國內轉換效率紀錄等消息影響,2月7日,鈣鈦礦電池概念板塊大受追捧,截至上午10:00,板塊中個股均全線飄紅。漲跌幅方面,鈣鈦礦電池板塊漲3.02%,拓日新能漲停,奧聯電子漲超9%,中來股份、金晶科技、隆華科技、寶馨科技等均漲超3%。
有分析人士表示,鈣鈦礦電池概念板塊的上漲,主要是得益于日前的消息,第三代薄膜技術——鈣鈦礦電池穩態輸出效率達到32.44%,時隔三個月再次刷新國內轉換效率紀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息面上,近日,經中國計量院第三方測試認證,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小面積鈣鈦礦/晶硅兩端疊層電池穩態輸出效率達到32.44%,時隔三個月再次刷新國內轉換效率紀錄。
太陽能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下屬鎮江公司2022年新建的1.5吉瓦高效組件項目已經投產。后續公司將持續與地方政府積極接洽,正積極研究TOPCon、HJT、鈣鈦礦等電池技術,擇機布局。
利元亨2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涉及的鈣鈦礦設備主要為激光類設備。在光伏領域,公司與馮·阿登納、上海森松等簽定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異質結、鈣鈦礦等工藝展開深度合作。
杭華股份2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鈣鈦礦電池正處于產業化嘗試階段,尚需解決大面積高效組件的制備問題以及長期使用穩定性問題,尚未開啟大規模量產商用,公司與鈣鈦礦產業鏈制備廠家在鈣鈦礦電池封裝技術應用領域進行過學術性探討和交流,截止目前尚未在鈣鈦礦電池封裝應用層開展實質性的實驗合作和功能性涂層材料的樣品研發。
華工科技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激光切割設備已應用于鈣鈦礦領域。
據中信建投的研報顯示,鈣鈦礦PSCs產能投資是晶硅的二分之一,1GW僅為5億元。
眾所周知,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的高低影響其發展潛力,作為第三代電池技術的鈣鈦礦,與目前作為光伏板塊主流技術的晶硅電池相比,在轉換效率以及產能投資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使其受到了市場廣泛的關注,眾多企業紛紛涌入該賽道也是看好其發展潛力。
東吳證券表示鈣鈦礦電池提效快、成本低,潛力十足!鈣鈦礦材料為有機無機金屬鹵化物ABX3,可由人工合成,配方高達幾十萬種!鈣鈦礦材料性質可使光電損失小,晶硅電池理論效率極限為29.3%,目前最高效率已達到26.8%,而單結鈣鈦礦肖克力極限33.7%,且可通過不斷調整配方來靠近理論上限!鈣鈦礦材料可人工合成、原材料成本低、不易受限,GW級別量產鈣鈦礦材料占比3.1%,組件成本<1.0元/W,5-10GW級別量產,組件成本可降至0.5-0.6元/W。鈣鈦礦電池具備輕薄、可彎曲特性、同時顏色可調節,在BIPV和汽車車頂光伏市場具備競爭力。光伏平價背景下,鈣鈦礦提效快、成本低,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有望成為新一代光伏發電明星材料!東吳證券研報預計2025/2030年鈣鈦礦合計裝機容量約為17/30GW,市場規模538/936億元。工藝成熟后有望進一步替代晶硅應用于戶用、工商業、地面電站等多種場景,鈣鈦礦應用空間潛力巨大。降本增效促進下,鈣鈦礦有望成為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方向。
中金公司預計2023年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行業中試線擴產規模或達1000-1200MW,同比2022年的350MW增長接近兩倍。
民生證券在點評金晶科技的研報中表示,TCO玻璃是光伏薄膜電池組件及鈣鈦礦電池組件的主要配件,光伏玻璃僅占晶硅電池組件7%的成本,而在鈣鈦礦電池組件中TCO玻璃成本占比達到32%。①鈣鈦礦:頭部企業包括纖納、協鑫、極電、寧德,2022年10月9日,公司與纖納光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纖納光電未來若每增加1GW鈣鈦礦電池產能規劃,公司需配套不低于500萬平/年TCO玻璃產能。我們預計2023年鈣鈦礦核心看點為期待GW級產線落地進展+龍頭企業(如寧德)入局。②薄膜電池:關注與國際知名薄膜光伏組件生產商供貨進展,其中背板線于22Q1實現產品成功下線。除金晶外,目前TCO玻璃生產商主要為外資,如日本板硝子等,公司較國內企業具備先發優勢。
本文由SMM有色網授權“匯通財經”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