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中旬黑海糧食協議延長后,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卻開始放緩。烏克蘭方面將責任歸咎于俄羅斯。
(資料圖片)
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長庫布拉科夫(OleksandrKubrakov)周日晚間表示,由于俄羅斯減少每天港口船只檢查次數,使得船只等候時間拉長,烏克蘭11月糧食出口將不足300萬噸。
庫布拉科夫在Facebook上發帖稱,今年10月份,大約有420萬噸糧食離開烏克蘭港口。過去的慣例是每天進行40次檢查,但現在由于俄羅斯的立場,檢查次數銳減。
他表示,有77艘船正在土耳其排隊等待通過檢查,而黑海三個港口目前只使用了50%的運力。
庫布拉科夫還表示,正常情況下,烏克蘭每個月可以出口600萬噸糧食。
聯合國數據顯示,自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延長后,每天離開烏克蘭的船只不超過5艘,低于前幾個月多達10艘的水平。
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兩國出口的小麥占全球供應量的28%。今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烏克蘭糧食出口一度中斷近6個月,加劇了全球糧食危機。
心存不滿
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斡旋下,俄烏雙方7月達成了黑海糧食協議。根據協議,烏克蘭得以恢復在黑海地區的糧食出口,而西方也應為俄羅斯食品和化肥的出口提供便利。協議的最初有效期為120天。
在克里米亞的俄船只遭到襲擊后,俄羅斯上月底一度暫停執行黑海糧食出口協議,不過隨后在11月2日改變了決定。11月中旬,這項旨在幫助避免全球糧食危機的協議延長了四個月。
作為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的一部分,簽署方聯合國、烏克蘭、俄羅斯和土耳其同意派小組檢查船只,以確保抵達或離開烏克蘭港口的船只上沒有偷渡者、武器等違禁人員或貨物。
最近幾周,由四方組成的小組對所有進出船只的檢查速度有所放緩。烏克蘭駐土耳其大使瓦西爾·博德納爾上周表示,糧食出口放緩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俄羅斯人正在放慢檢查速度,可能是有意為之。
俄羅斯方面一直對黑海糧食出口協議頗有不滿,抱怨烏克蘭通過該協議出口的大部分糧食流入發達國家,而非貧窮國家。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和烏克蘭本來要求將協議延長一年,但是俄羅斯堅持延長120天。
本文由財聯社授權“匯通財經”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