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3年中秋國慶雙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在9月28日至10月7日的1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到“消費維權”相關信息1002207條,消費維權類信息傳播渠道主要有新聞網站、視頻、微博、客戶端、微信、論壇等。監測期間,共監測到“消費維權”吐槽類信息25694條,占“消費維權”總信息量的2.56%。其中,景區管理、交通出行、價格波動成為輿情重點,“南陽音樂節盜竊事件”“高鐵超員致旅客滯留”“酒店節假日漲價成潛規則”等事件被點名。
景區管理:“迷笛”南陽音樂節盜竊事件引發輿情
監測期間,共收集有關“景區管理”類吐槽信息14909條,主要為河南南陽“迷笛”音樂節大規模盜竊事件引發。此外,“河北秦皇島阿那亞游客沖卡”也引發一定討論。
長假期間,河南南陽“迷笛”音樂節登上了熱搜榜,社交平臺上有留言、照片顯示,游客的帳篷以及里面的財物被瘋狂盜取、搜刮,從衣服、耳機、電子產品到紀念手環、珍藏的筆記等私人物品都遭到竊取。中原“迷笛”音樂節組委會在10月5日的微博中稱,網民陳某違規發布“活動已結束要清理現場”的不實信息,引發附近村民趁亂下手,導致出現多起露營區財物被盜的案件。
交通出行:高鐵超員致旅客滯留讓出行體驗糟心
監測期間,共收集交通出行類吐槽信息3569條,“搶不到票”“超額賣票”等話題引發波動。
國慶節期間,一則“高鐵超員報警無法正常發車,列車員緊急疏散”的短視頻引發關注。廣州南火車站10月7日發布說明稱,10月6日,由鄭州東開往廣州南的G541次列車到達韶關站,正常購票的旅客上車后,由于部分車票到站為韶關站的旅客未下車,擬繼續乘車到前方站,造成個別車廂超員報警。而在10月6日,安徽省宿州市也有網民發視頻稱在宿州站乘坐火車,人太多擠不上車。
價格波動:酒店節假日漲價被吐槽
監測期間,共收集有關“漲價”類吐槽信息3316條,“酒店樓梯房賣650元”“民宿被漲價四倍”等假日經濟亂象引發熱烈討論。
據媒體報道,桔子酒店,9月中旬大床房門市價為429元/晚,“十一”長假為999元/晚;全季酒店,9月中旬大床房參考價389元/晚,“十一”長假參考價702元/晚。據不完全統計,這個假期,不論是經濟型酒店還是豪華酒店,不少城市旅游景點附近的酒店價格普遍上漲2至3倍以上。
還有網友發帖稱,北京一家快捷型酒店對外推出“樓梯間房”,房間6平方米,只能容納一張單人床和一個小桌子,需要下一段樓梯才能走到床上,國慶期間售價為650元1晚。
浙江省麗水市一位民宿老板打開某在線旅游平臺的自家民宿價格頁面后,發現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家680元/晚的客房價格在國慶期間被上調至2780元/晚,漲價約4倍。
觀點
找準痛點 科學化解
節日期間輿情風險新舊交織頑疾仍在。綜合分析節日期間典型案例可以發現,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消費“頑疾”難解,而新問題又亟待研究。一方面交通擁堵、節日漲價等常見問題仍是風險核心,且隨著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更加隱蔽、更加復雜的新形態,干預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基層治理面臨著新消費的層層考驗,在“淄博燒烤”為小城市破圈發展打開一扇門后,如何塑造城市名片,形成全城協同,實現精準服務,解決新型消費堵點痛點,都是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運輸行業對高漲的出行需求未能做好充分準備。作為2023年最后一個長假,“出行難”的問題再次凸顯。此次“長假搶票大戰”中,鐵路部門、出行平臺等在對節日游客出行規模的預估和突發問題的處理上存在不足。
一是鐵路部門對熱門線路預估不足,導致部分線路列車出現大量“買短補長”的旅客,既妨害了正常購票乘客的權益,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二是線上搶票平臺存在“加速包搶票”現象,本質上屬于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行為,亟待治理;另外,其“買短補長”的暗示誘導也是導致部分熱門線路列車乘客滯留的原因之一。
維護市場價格秩序需找準難點破解難題。每逢節日,酒店民宿、餐飲服務隨意漲價等問題總是如影隨形,消費者對所謂的“行業漲價潛規則”的容忍度不斷降低。從供需角度看,壓抑已久的旅游需求加劇了市場供給不足的矛盾,酒店、民宿承受了疫情三年的經濟損失,小型民宿抵抗風險的能力更是薄弱,部分經營主體存在先撈一筆的“賭徒心態”。
節前雖已有多地出臺相關通知,加強價格監控,規范價格秩序,但酒店價格仍居高難下,問題層出不窮。快捷酒店房價逼近千元,令普通消費者的出行成本大大增加;民宿以“裝修”“翻新”“維修”“關門歇業”等為借口毀約屢禁不絕。而此次“680元民宿被平臺悄悄調成國慶期間每晚2780元”一事提醒我們,電商平臺單方面毀約或者擅自提高價格等行為或將成為監管部門又一防范重點。
一些地方相關部門缺乏大型活動組織承辦經驗。“淄博燒烤”帶來的流量和曝光度令人眼熱,“反向旅游”的趨勢也為諸多小城市提供了發展信心。珠玉在前,各地城市迫不及待地打造消費新地標、培育消費新業態、推出文旅新產品,帶動形成新的增長點。
但風險隨之而來,地方相關部門管理水平、應對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經驗,使得一些城市的創新舉動最終變為“敗走麥城”。河南南陽音樂節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也提醒各地城市舉辦大型公共活動必須量力而行,要在預警、監督和突發情況處理方面做好充分預案,投入足夠力量。否則,攤子鋪得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中消協就消費維權輿情應對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強化監督管理,更新優化治理手段;二是做好投訴工作,拓寬消費者維權路徑;三是嚴格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任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