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蔣菡)記者從10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標準塑造美好生活”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已制定發布了覆蓋消費品分類國家標準的11大類、98中類的消費品國家標準共計5400余項,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強推配套的消費品國家標準體系。
2023年5月,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聯合印發《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方案》,圍繞消費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明確了加強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標準供給、推動傳統消費品標準升級迭代、開展消費品質量分級和消費體驗評價等重點任務,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消費品標準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不斷提高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近年來9大重點領域53個具體行業領域的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保持在95%以上,可以說我國主要消費品標準水平基本與國際接軌。”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二級巡視員孫華說。
今年,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已批準發布205項消費品相關標準。一方面,圍繞新興消費、品質消費發展趨勢,批準發布《家用和類似用途豆漿機》《廚房紙巾》《綠色產品評價 照明產品》《旅游飯店用紡織品》等30項國家標準,助力家用電器、照明電器、紡織品等重點消費品“智能、綠色、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圍繞“一老一小”特殊消費群體需要,發布7項嬰童用品相關國家標準,推動智能床、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指南、多焦和漸變焦老視成鏡、健身器材適老化通用要求等適老化國家標準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