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高清揚)在北京互聯網法院在建院五周年之際,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北京互聯網法院審判工作情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建院至2023年7月底,北京互聯網法院共收案19.4萬件,結案18.2萬件。案件類型集中在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分別占比71.57%、11.27%和8.65%。北京互聯網法院建設“多功能、全流程、一體化”的電子訴訟平臺,全面完成了訴訟模式從線下到線上的整體架構,當事人立案申請在線提交率100%,訴訟費用在線交納率92.24%,在線庭審率99.89%。在線訴訟模式為當事人減少出行里程1.84億公里,減少碳排放量22000噸,節省紙張相當于556層樓高。
“我們充分發揮管轄集中化、案件類型化、審理專業化的優勢,打造知產、民事、商事、程序四大裁判規則庫,在此基礎上形成七大裁判規則體系。”姜穎在發布《白皮書》時介紹,北京互聯網法院堅持“以裁判樹規則、以規則促治理、以治理助發展”的裁判理念和“了解技術、貼近行業、把握規律、融入場景”的裁判方法,審理了全國首例“暗刷流量案”“人工智能生成物案”“AI陪伴軟件侵害人格權案”“跨境電商平臺格式條款案”等一大批具有填補空白、樹立規則、先導示范意義的互聯網案件。
“我們加強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探索全流程在線司法模式,不斷提升司法為民工作能力和水平。”姜穎介紹,圍繞電子證據存證難、易篡改、驗證難的問題,北京互聯網法院搭建全國首個以法院為主導的“天平鏈”電子證據平臺。目前,該平臺接入應用單位25個,上鏈電子數據超過2億條,跨鏈驗證電子數據34199條,涉及案件7554件。聚焦執行質效提升,北京互聯網法院打造“一鍵式、全鏈條”數字執行新模式,創新二維碼繳納執行案款、“一鍵智能發還案款”技術,構建線上執行財產線索轉接中心,推動立案申請、線索轉接、案款收發流程節點有序銜接,實現案款交納準確率100%,案款發還時間從三分鐘縮短到20秒,案款發還平均時長僅3.31天。
未來,北京互聯網法院將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積極回應數字時代司法新需求,持續推動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不斷強化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努力構建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互聯網司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