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9月5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诽岢?,2023—2024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
截至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印發并實施包括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等十大重點行業的穩增長工作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前述行業增加值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成左右,“穩住這些重點行業,基本上就穩住了工業經濟”。
陶青介紹,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地區和行業協會,切實抓好各項穩增長工作方案的宣貫實施。同時,還將根據工業經濟發展的情況,研究謀劃進一步的政策舉措,促進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供有力支撐。
著力培育新增長點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面臨著需求不振、預期轉弱、增速放緩等挑戰,保持行業穩定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1-7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7.98萬億元,同比下降3.8%,實現利潤總額2763億元,同比下降26.4%。
本次《行動方案》系統謀劃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兩年期穩增長舉措?!缎袆臃桨浮返闹饕繕耸?,2023—2024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2024年,我國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占比超過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市場份額超過25%,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450吉瓦,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長點不斷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集群建設不斷推進,形成上下游貫通發展、協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行動方案》表示,要培育壯大虛擬現實、視聽產業、先進計算、北斗應用、新型顯示、智能光伏等新增長點。其中,在先進計算方面,推動先進計算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開展先進計算在工業、城市管理等領域應用案例征集和應用對接,舉辦先進計算技術創新大賽等活動,加快先進技術和產品落地應用。鼓勵加大數據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需求。
《行動方案》特別提出,要全面提升供給能力。著力提升芯片供給能力,積極協調芯片企業與應用企業的對接交流。優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布局并提升高端供給水平,增強材料、設備及零配件等配套能力。統籌資源加大鋰電、鈉電、儲能等產業支持力度,加快關鍵材料設備、工藝薄弱環節突破,保障高質量鋰電、儲能產品供給。
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今年力爭實現汽車銷量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9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0%。
如何保障這一目標實現?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介紹,工信部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的配套環境,適度加快國內重點礦產項目開發,加強國際礦產資源合作布局,保障產業發展需求。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加強部門聯合監管,構建綠色、循環產業生態。
此外,王衛明表示,要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支持開展動力電池、車用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技術攻關,著力提升產品安全性、可靠性,開發更多生活娛樂、智能辦公、自動駕駛等功能,更好滿足消費者使用需求。
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4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其中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成為我國經濟的一個強勁增長點。王衛明強調,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工業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對于擴大消費、暢通循環、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復蘇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經濟回升態勢沒有改變
陶青強調,我國工業經濟處于疫后固本培元期,生產恢復過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工業經濟持續回升的態勢沒有改變。
從生產看,今年1-7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較去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從投資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保持穩步擴張態勢,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1.5%;從外貿看,“新三樣”出口強勁,出口額同比增長52.3%,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從效益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5.5%,年初以來降幅呈逐月收窄態勢。
陶青透露,為進一步加快恢復擴大需求,將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專項規劃統籌調度,推動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制造業投資力度,推動具備條件的項目盡快投產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