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工業反哺農業、二產拉動一產”實施以來,準格爾旗充分發揮工業經濟基礎和資源優勢,激發農村活力,促進一產重塑,出臺了《準格爾旗深入開展“企地企民攜手、共建美好生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堅持黨建引領,以“政府搭臺、企地聯合、利益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工業反哺農業,二產拉動一產”為突破,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探索“四個三”工作法(激發三大投資主體、實現三方共贏目標、健全三大保障體系、推進三項工作高度融合),走在前、做示范,高質量推進“二產拉一產”工作走深走實。
搭建一個平臺 激發三大投資主體
準格爾旗探索“企地共建”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模式,充分發揮了準格爾旗工礦企業多的獨特優勢,通過搭建黨建引領、互利共贏的村企共建平臺,用工業化思維抓農牧業,用工業能源領域的巨大資金資本投資發展農牧業。
準格爾召鎮“萬牛”養殖項目銷售簽約儀式
激發工業能源企業投資。準格爾召鎮鎮屬國有公司睿宸商貿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西蒙悅達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引入物聯網技術發展“萬牛”智慧養殖業,以“固定收益+保障補貼+結余分紅”的利益分配機制,引進培育高端肉牛,并探索“肉煤”置換、農副產品和勞保用品與煤置換的村企共建模式。2022年以來,能源企業跨界投資農牧業17個項目,投資概算36億元。內蒙古準格爾旗力量煤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2億元發展礦區生態農業和百萬生豬生態循環養殖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3.2億元。
激發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利用集體經濟組織的政策資金優勢,選擇“三來一保”、資產入股等模式,帶動集體經濟增收,實現農民家門口就業。沙圪堵鎮長勝店村聚邦編織袋廠項目由公司提供加工機器,并負責編織袋加工過程中所有原材料的供應和產品銷售,年創產值可達到67萬元,企業增收7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帶動就業20人,農戶實現增收45萬元。
激發鄉賢返鄉能人投資。利用鄉賢返鄉能人眼界寬,思路寬,資源多的優勢,吸納這些能人參與到二產拉動一產中來。布爾陶亥蘇木李家塔村返鄉能人王文義投資發起戶繁企育萬頭肉牛養殖項目,公司自籌1.2億元建設現代化牛場,并投資3億元購買種牛,投產后預計年出欄育肥牛10000頭。返鄉能人郭建華在布爾陶亥蘇木公益蓋村建成奶食品加工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萬牛項目
聚焦三方共贏目標 鍛造升級準格爾樣板
企地共建有效盤活了閑置資源資產,按照“三來一保”、消費幫扶、“三集一供”、三變改革的模式,統籌協調企業開展訂單幫扶、消費幫扶、土地流轉、務工就業、資產入股租賃、兜底分紅等,推動嘎查村集體經濟和特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提檔升級,把農戶吸附在產業鏈條和利益鏈條上,最終實現項目運營主體、集體經濟、農戶三方互惠互利的目標。
訂單銷售實現產品保證收購。準格爾旗聚合實業有限公司是由納日松鎮牽頭19個村2個社區聯合組建成立的鎮屬國有公司,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道路養護、農副產品銷售、勞務服務、建筑工程施工、勞保用品銷售等等。公司與境內工礦企業達成協議,承包這些企業的部分業務,為企業提供訂單式的產品供應和服務。蘇木鄉鎮發揮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發展基礎和幫扶力量等要素優勢,由蘇木鄉鎮統籌嘎查村對口工礦企業與嘎查村集體經濟建立產品供應鏈,確保工礦企業訂單式采購嘎查村農畜產品。
稻漁空間
土地流轉實現集中管理。滿世集團與瀚峽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的400MW光伏項目,將4個煤礦3個村9789畝復墾土地再次流轉開發利用。在伊泰納林廟災害治理項目復墾區規劃建設100萬千瓦礦區災害治理風光農牧田園綜合性能源基地項目,項目計劃投資45億元。集中流轉的土地讓農民享受普遍高于獨立經營的土地租金。
務工服務實現家門口就業。對農民進行技能技術培訓,可參與項目建設,也可進廠務工,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百萬生豬生態循環全產業鏈項目公司各項目達產后可提供約6000個工作崗位。納日松鎮聚合公司承攬的工程項目帶動本地勞動力就業98人。
入股租賃實現資源變資產。百萬生豬生態循環全產業鏈項目與村集體采用土地入股方式參與項目分紅。伊泰宏景塔一礦合資建設錨桿網片廠,整合19個村產業發展資金,投資600萬元,購買143個集裝箱,并與伊泰集團簽訂租賃合作協議,年租金154萬元。工礦企業、集體經濟組織、鄉賢能人、村民個人以資金、資產、技術、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方式入股;通過租賃合作社農機、回收秸稈、發展鄉村旅游等,帶動村集體增收,讓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兜底分紅促農戶增收。針對農村脫貧人口、監測人口、殘疾人、低保對象等自身發展能力不足的弱勢群眾,通過二產拉一產項目進行兜底分紅。納日松鎮聚合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每年提取凈利潤的10%作為救助脫貧戶、低收入家庭和突發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災害等造成的特殊困難家庭的兜底保障資金。薛家灣鎮集體經濟龍頭項目—準格爾旗富貧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將所轄28個行政村全部吸納為公司股東,實現分紅95萬元。
三項工作高度融合 提升企地共建效能
圍繞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綠色礦山建設等,準格爾旗把二產拉一產與企地共建、萬企興萬村三項工作緊密結合,同時安排部署,同時推進工作,同時開展調研,同時解決問題。
在企地共建中突出抓好二產拉一產,選樹典型;在萬企興萬村推進過程中,合理安排嘎查村幫扶企業,充分發揮企業與所幫扶嘎查村各自資源優勢的契合度;充分挖掘企地共建和萬企興萬村中有實力、有資源、有技術的企業來投資一產,拉動一產;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緊盯國家和自治區、市“三農三牧”領域政策導向,因地制宜,高質量、高標準謀劃一批項目,建立企地共建、二產拉一產、萬企興萬村三項工作的共享項目庫。
健全三大保障體系讓企地共建揚帆遠航
政府搭臺、企業助力,準格爾旗同心繪就了企地共建共治、共融共享、共贏共促新圖景,通過完善組織保障體系、機制保障體系、要素保障體系,助力企地共建揚帆遠航。
二產拉動一產工作,成立企地共建工作專班。工作專班每月調度工作開展情況,建立問題臺賬,摸清根源癥結,主動服務,加快解決。
對二產拉一產工作取得成效進行年度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對示范帶動作用明顯、成效顯著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獎補。
2023年旗財政一次性預算列支3億元,成立鄉村振興(企地共建、二產拉一產)基金,優先給予二產拉一產項目配套支持。加強金融信貸、專項補助支持,鼓勵引導企業加大項目投入力度。對群眾增收致富帶動能力強的好項目,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予以支持。鄉賢返鄉投資項目,可“一事一議”給予投資項目或旗內其他業務的支持。加大用電、用水和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等優惠政策扶持,降低企業要素投入成本。與“農字號”頂尖院校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專家工作站,加大本土、返鄉人才培育力度。
2023年,準格爾旗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鄉村振興工作和視察內蒙古的指示精神,制定出臺《全旗深入推進企地共建工作的實施方案》,全方位布局工業反哺農業、工農融合發展戰略,聚焦推進“工業反哺農業、二產拉動一產”工作,充分激發農村活力,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爭創全國“企地企民攜手共創美好生活”典范區,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準格爾旗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