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間,中國華融發布的盈利預告,上半年凈虧損預計為人民幣46億元至人民幣50億元,同比減虧約73%至76%。當期加大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在一定程度上抵減本期減虧金額,但夯實了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
公告指出,2023年是中國華融實施“一三五”戰略的關鍵之年,上半年,華融以“夯實基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總思路,以“開局即沖刺”的的勁頭,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合力,完成總部機構改革和非金子公司整合,全面形成整體向好的發展勢頭。
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
2023年上半年,面對市場發展新機遇,中國華融立足主責主業,協同發力,不斷探索創新,不僅實現了自身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充分發揮逆周期救助性功能,在踐行國家戰略、支持實體企業紓困、防范化解風險等方面貢獻華融力量。
進一步聚焦主業,積極發揮逆周期金融救助作用。上半年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超80個,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規模近500億元,同比增長84%,收購規模繼續保持市場領先。
主業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公開信息顯示,上半年實質性重組業務新增投放占比70%,在危機房企救助、違約債券收購、國企改革、破產重整、實體企業紓困、市場化兼并重組等領域均有新突破。成功落地一批創新項目,聚焦國家戰略性支柱行業和新興產業,合理配置權益類資產,探索優化盈利模式。
此外,上半年,中國華融風險敞口壓降和現金清收明顯好于同期,現金清收比例提高近10個百分點,如期償還對外融資,長期融資占比由上年同期的48%提升至58%,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成本進一步壓降,為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整體來看,中國華融上半年跑出了新速度,推進了新改革,積蓄了新動能,呈現了新氣象。面向未來,中國華融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以深化改革為主要抓手,以化險轉型為雙輪驅動,進一步鞏固并擴大向好勢頭,聚焦主業、回歸本源,牢牢把握不良資產行業發展機遇,依托中信集團產融并舉優勢,不斷提升經營質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作出重要部署,中國華融作為AMC行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立足職責使命,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綜合利用各種手段打出“組合拳”,充分發揮了金融“穩定器”和實體經濟“助推器”作用,在助力風險防范和化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服務央企國企改革和大型民企紓困方面,中國華融盤活存量實現挖潛提升,針對國企資產剝離、產業整合等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方案,加大產業運作力度。例如,江蘇分公司通過“共益債+重整投資”方式,參與某大型食品企業集團破產重整,促進企業重整成功、脫困發展,維護了3萬余名職工就業,保障了行業上下游農戶、養殖戶的生產經營,發揮了“穩增長”、“保民生”的積極作用。
支持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方面,中國華融認真貫徹監管要求,在成功落地全國第一單中小銀行不良處置試點項目基礎上,加大推動力度,創新處置方式,上半年共收購中小銀行不良資產債權234億元,支持并推動六省市地方中小銀行處置試點,助力區域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
中國華融山東分公司率先落地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試點項目,得到了監管部門及當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山東分公司上半年收購中小銀行不良資產包債權規模15億元,累計收購債權規模為101億元。截至目前,其中小金融機構資產包存量債權規模為70億元,累計處置中小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達31億,實現處置回現11億元,創近年來新高。
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背景下,房企流動性壓力上升出現償債高峰,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成為當務之急。中國華融聚焦主業,服務保交樓、穩民生,充分發揮救助性金融功能優勢,以實際行動落實金融16條措施要求,積極穩妥支持房地產企業紓困、化解風險。例如,華融融德牽頭成功實施共益債投資的華晨地產“保交樓”項目成功交付,共計解決2044套房產交付問題,剩余8000余套在計劃執行中。該項目屬于當地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清單項目,受到高度關注。項目組克服涉及面廣、利益相關方眾多且訴求不一等困難,以“共益債投資+代建代管”方案主導推動華晨地產成功重整,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入中信集團成員單位參與建設及管理,依托集團產融并舉優勢,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存量風險化解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中國華融表示,面向未來,將堅持“夯實基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總體思路,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以深化改革為主要抓手,以化險轉型為雙輪驅動,進一步鞏固并擴大向好勢頭,聚焦主業、回歸本源,牢牢把握不良資產行業發展機遇,依托中信集團產融并舉優勢,不斷提升經營質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