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騰訊控股(00700.HK)發布2023年二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492.08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Non-IFRS)375.4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3%。
今年上半年騰訊收入、凈利已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增長,凈利增速更是連續四個季度領先營收增速,高質量發展戰略見成效。
在核心業務板塊中,騰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增值服務、網絡廣告業務均實現同比增長,鞏固健康向好態勢。海外市場正在成為騰訊新增長點,逐步貢獻新收入。
二季報顯示,騰訊游戲出海成績單依然優異,國際市場游戲同比增長19%,在多年產業鏈全球化布局后,騰訊游戲出海戰略收獲期到來;騰訊云也在東南亞等地區打開了新市場;順應市場需求,微信支付國際業務穩健推進。
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同比增19%,“研發+發行”深度參與海外市場競爭
財報顯示,2023年二季度騰訊國際游戲市場收入達到127億元,同比增長19%,海外游戲收入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領先于騰訊本土市場游戲以及整體游戲板塊收入增速。
2019年三季度騰訊首度披海外游戲收入情況,近兩年在國內游戲市場波動的背景下,海外市場新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三季度到上季度,騰訊國際游戲業務收入各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20%、34%、4%、-1%、3%、5%、25%(不考慮匯率影響),其在騰訊整體游戲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斷提升,目前占比近三成。
財報顯示,在國際市場二季度個人電腦游戲收入持續增長,如《VALORANT》;同時在手機游戲上,疫情后玩家活躍度下降的跡象已經逐漸消退,尤其體現在《PUBG MOBILE》;此外,最近發布的游戲也帶來了貢獻,如《勝利女神:妮姬》。
《PUBGMobile》仍是騰訊最成功的出海游戲代表。SensorTower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該游戲在海外的總收入已突破40億美元。6月,憑借在印度市場的出色表現,騰訊《PUBGMobile》海外收入排名升至出海手游收入榜第2名,并重回增長榜與下載榜榜首。
騰訊另一大代表作《使命召喚手游》也穩居出海手游增長榜前列。根據動視暴雪最新財報,其與騰訊合作開發的《使命召喚手游》游戲自2019年10月推出以來,全球玩家支出總額已超過30億美元。
近期,騰訊還有多款新游戲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有望持續為海外游戲貢獻收入。
6月中旬,由騰訊光子工作室研發的開放世界生存RPG手游《黎明覺醒:生機》海外版上線,該游戲2周內下載量已超過920萬次,躋身下載榜第2名。
7月14日上線的騰訊純自研游戲《暗區突圍》國際版表現不俗,公開信息顯示,其上線不到8個小時,就登頂了iOS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免費榜,還在52個地區沖到了Top10。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海外游戲增速顯著領先于行業整體水平。
《2023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442.63億元,同比下降2.39%。同時,根據Data.ai數據,2023上半年全球移動游戲支出同比下降0.7%。
野村在8月初發布的研報中表示,海外市場將成為騰訊網絡游戲業務的驅動力。
在媒體采訪中,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曉軼曾提到對海外游戲的目標:“我們的海外游戲收入占比是不斷提升的,我們希望是穩定、持續提高,最終比例超過一半多一點”。
從最近幾個季度的數據看,騰訊游戲出海戰略已經迎來收獲期。這些得益于騰訊近年來在全球市場從研發到發行的全鏈條長期布局。
在研發端,騰訊布局了包括Epic Games、動視暴雪、拳頭公司等知名開發廠商,在接觸全球頂級團隊和最新研發技術的同時,又讓研發團隊保持創作自由和獨立運營激發創新性。2020年以來,騰訊逐漸在海外市場建立自己的游戲工作室,或與海外的優質團隊合作,或直接引入海外經驗豐富的游戲研發者,研發3A游戲等行業最新方向。
根據鏡象娛樂統計,和國內大多游戲廠商著力東南亞市場的出海路徑不同,騰訊布局的歐美游戲廠商占比達到70%,騰訊游戲的海外競爭已經深入歐美日韓等成熟的游戲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
在發行端,2021年底,騰訊推出國際游戲業務品牌LevelInfinite,其不僅推動騰訊自研游戲走向全球市場,也積極與海外工作室展開合作,自主發行海外游戲,深度角力海外發行競爭。官網顯示,目前LevelInfinite官網共有近30款游戲產品。
騰訊、網易等頭部廠商加大出海布局,引領國產游戲行業未來新方向。根據SensorTower商店情報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海外手游市場收入達到309億美元,上半年中國手游海外吸金超過75億美元,占海外市場手游總收入的24%,美國和日本仍是中國手游出海的熱門市場。
騰訊云國際業務兩位數增長,中企“抱團”敲開東南亞市場大門
今年一季度,騰訊企業服務收入增速回正且毛利率顯著提升;二季度最新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實現收入486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根據媒體報道,2023年上半年,騰訊云國際業務整體也保持兩位數增長,歐州、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中東地區的表現尤其出色,而在服務中國企業出海層面,騰訊整體的增速也遠超大盤。
騰訊云出海戰略要從十年前述起。2013年,騰訊在香港、多倫多等地的數據中心陸續開服,最初是為微信出海提供海外云服務。2016年,騰訊在新加坡的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騰訊云國際化業務正式開局。騰訊云將在國內市場打磨成熟的產品和技術輸出到海外,支持包括中國出海企業、外企入華、海外本地客戶的數字化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目前,騰訊云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運營著70個可用區,有2800個加速節點。其業務覆蓋日韓、東南亞、美洲、歐洲、中東、非洲等各大區,在互聯網、游戲、金融、文旅、汽車、零售等各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騰訊云總裁邱躍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了對出海發展的重視:“出海是中國云廠商的大趨勢。”而目前亞太是騰訊云最重要的市場。騰訊在新加坡共有4個可用區,在東南亞共有8個可用區。今年上半年,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中東地區等也是騰訊云收入增長的重要貢獻。
面臨國際大廠和本土云廠商的激烈競爭,騰訊云在海外市場形成突圍或主要憑借兩大策略。
在中國企業出海大潮下,騰訊云選擇與合作伙伴“抱團”形成了市場突圍的合力。據悉,騰訊云的東南亞客戶中,很多是中國出海企業,這些企業彼此合作,已經形成生態鏈,甚至幫助騰訊云拿下海外本土客戶。騰訊云出海的一張生態網絡已經頗具規模。目前騰訊云海外的生態聯盟已經聯合了20-30家產業鏈上的生態伙伴,一起出海。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騰訊云在全球有10000家以上合作伙伴,2023年上半年,在海外,騰訊云合作伙伴驅動的收入同比增長達到66%。
同時,騰訊云憑借在國內電商、直播業態升級中積累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實力,以“中國經驗”因地制宜高效,開拓海外市場。
權威市場調研機構沙利文顯示,2022年在亞太視頻云市場,騰訊訊云的應用能力和服務能力均排名第一生態能力處于第一梯隊。
據了解,現階段,騰訊正在加強海外渠道的覆蓋和投入。一方面,在海外各大區都設立了本地業務拓展團隊,去年還新增了拉美、中東等地區的拓展團隊;另一方面,持續加大全球渠道生態建設。
升級境外卡服務,微信支付國際化有序推進
支付工具已經成為中外跨境游的不可或缺的服務工具和連接紐帶。近年來伴隨市場需求,微信支付國際化也在有序推進。
今年7月份微信支付升級了國際銀行卡用戶服務,境外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綁定外卡后,可在境內包括餐飲、交通、酒旅、商超等領域的絕大部分商戶使用移動支付。伴隨成都大運會、MMv75等國際賽事陸續舉辦,入境人員數量持續增長,騰訊開放微信支付商戶網絡,以提升入境用戶的移動支付體驗。此前微信支付還推出境外本地錢包與境內互聯互通等舉措。
6月微信支付最新在尼泊爾啟用。第一季度,微信支付與新加坡旅游局簽訂三年戰略合作,并為中國-老撾高鐵跨境列車游客提供一站式便捷支付體驗,其在日本交易筆數相較于疫情爆發之初增長342%。
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WeChatPayHK(微信香港錢包)目前已可從香港匯款至內地,支持內地超100家銀行賬戶收款,并大大簡化了匯款流程,該項服務自2021年上線以來,累計支持匯款已超百億元人民幣。
根據公開信息,微信跨境支付目前已覆蓋全球69個國家與地區,境外合作機構超1000家,連接超過400萬境外商戶。通關開放后,微信支付境外活躍商戶翻了近5倍,交易活躍情況已超疫情前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