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某講壇上分享了他對新冠病毒的最新研判。張文宏表示,新冠病毒最近的突破都在奧密克戎“家族”里面,很難再突破出去,并且, “長新冠”(新冠后遺癥)癥狀大多數會越來越輕,但仍有一小部分人會覺得癥狀“揮之不去”。
而針對“三年過后新冠病毒會消失嗎”這個問題,張文宏說,人們說的“大疫不過三年”,是指宿主免疫系統讓人們感覺“大疫不過三年”,病毒其實始終在那。
張文宏主任的研判就像是給第二波新冠病毒的來襲做了總結:病毒會與人類長期共存,但癥狀會越來越輕。
目前已進入六月下旬,新冠第二波感染高峰正在回落,張文宏主任對新冠病毒的最新研判也讓人們面對病毒時,更有信心。
但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一方面新冠的長期存在,使得防范病毒變成日常;另一方面,手足口病毒進入高發期,也需要進行積極應對。
多病毒活躍,專家:防護為主,對癥用藥
2023年的上半年,病毒可畏是輪番來襲,從年初的新冠疫情高發期,到甲流、合胞病毒的流行,再到新冠第二波流行,都對人體免疫力提出考驗。目前新冠第二波流行期還未完全結束,手足口病毒又來了,還需要我們繼續積極應對病毒。
針對新冠病毒的第二波來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表示,從臨床觀察來看,二次感染出現肺炎和重癥比例非常低,感染者以年輕人為主,癥狀比較輕,主要表現在上呼吸道,對癥治療就行。
但老人、兒童、基礎疾病患者免疫力比較低下,屬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脆弱人群。童朝暉建議,脆弱人群中還沒有接種疫苗的或沒有打加強針的,可以接種疫苗。此外,在日常活動中,盡量少去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平時室內多開窗通風,勤洗手、戴口罩。
但手足口病毒的活躍,則會對兒童構成較大威脅。手足口病毒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成人也有感染的幾率,通常發生在夏季和初秋。尤其是在六月份,溫度持續升高,南方天氣潮濕悶熱,也讓手足口病毒肆意流行起來。
據了解,6月份以來,廣東、四川、吉林等地區紛紛預警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或流行期,深圳疾控中心也連續兩周將當地手足口病疫情風險從低風險升至中風險。
針對手足口病毒,專家建議,手足口病重在預防,平時應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家居生活時,要勤洗手、常通風;外出時,盡量回避人多擁擠的場所,如家中有發熱病人,應避免接觸。同時也要加強營養攝入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并視需要接種手足口病EV-A71型疫苗。絕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可居家隔離治療,病程大概一周的時間。但如果患者出現高熱不退、頭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陣攣、嘔吐等癥狀時,要立即送醫。
多病毒來襲,抗病毒藥物成夏季熱銷藥
在4月底5月初,新冠病毒第二波剛開始流行時,抗病毒藥物就開始熱銷。進入六月份,出現了新冠病毒加上手足口病毒的多病毒流行的情況,抗病毒藥物也一直在熱銷榜上居高不下。
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在面對病毒來襲時,變得更加理性,并依據經驗和專家建議,進行更有針對性地用藥選擇。
像登上熱銷榜藥品之一的麗珠抗病毒顆粒,很多消費者都是在仔細了解后,才進行購買的。根據多家藥店反饋得知,很多消費者都知道麗珠抗病毒顆粒在第一波新冠疫情期間,就屬于官方推薦用藥,并且,麗珠抗病毒顆粒是上市近30年的老品牌,處方以《傷寒論》為基礎,由板藍根、連翹、石膏、知母、蘆根、地黃、廣藿香等9味藥材組成,適宜風熱濕毒內犯而兼濕熱的病癥,能快速減輕發熱、咳嗽、鼻塞等不適。
麗珠抗病毒顆粒還有便于口服、便于攜帶、不含酒精,不添加防腐劑、用后不嗜睡、適用于各年齡段人群等優勢,方便家中常備等優勢,也是消費者選擇的原因。
根據官方渠道了解,麗珠抗病毒顆粒確實在第一波新冠疫情期間,入選了中國中藥協會發布的《中成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2022 年》、四川省發布的《新型新冠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等多個新冠用藥指南中。麗珠抗病毒顆粒背后的科研背景也比較權威。經過大量的雙盲雙模臨床檢驗、科學實驗和臨床反饋,麗珠抗病毒顆粒在治療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風熱證)中醫證候療效、疾病綜合療效、“鼻塞、流濁涕、發熱、咽痛、頭痛”等單項癥狀改善方面,表現較為優異。在2006-2014年,香港大學等權威機構通過體內、外研究證明:抗病毒顆粒能有效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病毒H5N1、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7N9的活性。同時,抗病毒顆粒對手足口病EV71病毒有有效的體外抑制作用。
所以,在新冠第二波流行期和手足口病高發期,麗珠抗病毒顆粒成為諸多消費者首選的抗病毒藥物,也讓大家在面對病毒時,可以進行及時防治,減少恐慌。
而能夠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的藥物銷量也呈現上升趨勢。像麗珠腸樂因為具有“補充有益菌,調節腸道菌群失調”的療效,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也成為此次多病毒流行期的家中常備藥品。
雖然目前處于病毒多發期,但只要我們高度重視起來,進行積極地、科學地防治,便可安全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