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0月24日電 (記者 孫睿) 記者24日從青海省班瑪縣委宣傳部獲悉,為做好長江10年禁漁青海段漁業資源和生態保護,有效保護長江源水生生物多樣性,促進長江上游漁業種群資源恢復,長江流域(瑪可河)土著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日前在班瑪縣紅軍溝舉行。
此次活動由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主辦,青海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班瑪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承辦,以“保護長江生態、共建綠色家園”為主題,共投放國家二級保護水生動物重口裂腹魚5萬尾和水生經濟動物齊口裂腹魚5萬尾,共計10萬尾。
圖為土著魚放流現場。班瑪縣委宣傳部 供圖
據介紹,土著魚類增殖放流是推動漁業資源恢復、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天然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截至2022年已向瑪可河流域累計放流重口裂腹魚和齊口裂腹魚苗種75萬尾。特別是2022年川陜哲羅鮭棲息地種群重建項目在班瑪縣成功啟動,16尾國家Ⅰ級保護水生動物川陜哲羅鮭放流至瑪可河。
2022至2023年,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投入資金,用于瑪可河川陜哲羅鮭救護中心升級改造,大大改善了救護中心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提升了救護中心土著魚類科研、保護能力,為更好服務長江十年禁漁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將有效恢復長江干流重口裂腹魚和齊口裂腹魚等種群數量,改善和優化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