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早盤的低迷表現不同,今日午后港股持續拉升,恒指轉漲,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漲超1%,早盤均跌超2%。小鵬汽車漲超5%,理想汽車漲近4%,蔚來、小米漲逾2%,騰訊、阿里、美團、中芯國際漲逾1%。
據媒體報道,截至發稿,南向資金凈流入超100億港元,其中,港股通凈流入超56億港元,港股通凈流入超46億港元。
與此同時,A50亦直線拉升,人民幣亦開始走強。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幾乎抹去此前跌幅,現回升至7.30附近。離岸人民幣亦由跌轉漲。
(相關資料圖)
那么,到底發生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利好會出現呢?這可能要等到今晚或盤后才會見分曉。
實質性利好或將出現
今天早上,一則央廣網關于印花稅的報道傳播甚廣。
報道指出,近來,市場上提議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呼聲漸高。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在就其任期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接受公眾的咨詢。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響應稱,要求撤銷港股股票印花稅。
與此同時,近期多家券商機構在研報中表示,如果調降A股市場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象征意義重大,可以起到活躍股市的作用,短期內亦可提振股市信心與熱情。
多位接受央廣資本眼采訪的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確有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必要性與空間。一方面,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可以明顯起到降低股市交易成本、活躍資本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財政部數據顯示,最近10年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比重均值不足1%,減免印花稅對財政負面影響微乎其微。
那么,在目前情況下,證券交易印花稅如果向下調整,具體幅度該是多大?分析人士認為,可以減半下調,也可直接取消。但這關系到財政收入與資本市場的平衡,需要綜合考慮。
與此同時,關于房地產的利好也在持續發酵。當下,市場預期,8月20日,五年期的LPR將下調。這對房地產行業無疑是重大利好。此外,市場一直在傳,四大一線城市地產政策調控方案已上報至中央,8月中下旬-9月初政策細則或將逐步出臺,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又極有可能取消。
過去一段時間,外資持續凈流出數百億元,上周五單日流出123億元。究其原因:一是8月9日拜登簽署“對華投資限制”行政命令;二是美債發行規模超預期,惠譽下調美債信用評級,近兩周,10年美債利率上行斜率超20Bp,歷史上往往引發市場波動和調整。國內方面,房地產債務、信托風險壓制了內外資情緒。
財通證券認為,全球經濟底部企穩,美聯儲結束加息在即,都將緩和國內經濟和股市壓力,外資短期大幅流出后大概率也將回暖,需要注重積極信號:
1)經濟存在內生修復跡象。除地產需求偏弱以外,生產高頻數據從7月下旬以來大幅回暖,預示著PMI可能處在上行軌道。后續政策落地后經濟預計也將加速修復。
2)政策預期將繼續加碼,或為行情回升信號。政治局會議后政策方向確定,待各部門地方落實具體方案細則。方向看,一是社融出爐后,降準降息的預期加大,二是資本市場建設力度加大,短線交易、獨董政策已陸續出臺,三是化解地產和信托金融風險的政策可能有序出臺。歷史第一輪政策確立政策底止住下跌,期間經濟尾聲風險VS政策利好釋放市場震蕩,第二輪政策確立市場底情緒修復后行情向上,從政策底到市場底時間間隔在1-2月。當前,市場底或正在臨近。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