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降價,這次壓力又到了國產品牌身上。
(資料圖片)
不是在降價,就是在降價路上。7月銷量崩了后,特斯拉又雙叒叕降價了。
馬斯克在特斯拉二季業績會上提到,如果經濟環境繼續惡化,特斯拉還將繼續降低汽車價格來保證銷量。
目前來看,馬斯克的確言而有信。
8月14日,特斯拉宣布,Model Y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分別降價1.4萬元,降價幅度在4%。長續航版更是首次降進30萬元大關來到29.99萬元;Model 3雖然沒有直接給出降價優惠,但給予8000元保險補貼,變相降價3.5%。
1、特斯拉下半年的第二次降價
此次特斯拉的降價,是今年下半年的第二次降價,也是繼去年九月份以來的第七次直接或間接降價優惠。
相比上一輪降價,雖然兩次幅度差距不大,但是所形成的后續影響卻大不相同。
特斯拉上一輪降價目標主要是旗下的高端車型Model S和Model X,給出了3.5萬元-4.5萬元的優惠。
由于特斯拉的這兩款車型的價格區間在75萬元-85萬元左右,競爭對手其實并不多,主要是高合汽車的HiPhi X和保時捷的Taycan等。所以造成的影響并不大,也沒有新能源車企降價跟隨。
但是,這次特斯拉的降價目標重回Model Y和Model 3這些主力銷售車型上。這兩款主力車型20萬元-30萬元的價格區間,正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爭搶的主力市場范圍,國內新能源車企們又將面臨一次降價壓力。
年初特斯拉那波突破Model Y和Model 3價格新低的降價,就迫使問界、小鵬和蔚來等新能源車企為保障自己的市場份額而選擇降價跟隨。而且即使如此,部分一線造車新勢力們的銷量也是幾乎慘淡了整整一個上半年,直到7月份銷量才出現了回暖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斯拉降價之前,8月初部分新能源車企如零跑(最高降價2萬)、極氪(降價幅度為3萬元-3.7萬元)、奇瑞新能源(最高降價1萬元)等就已經選擇先發制人,進行降價保量。
面對銷量的壓力,以及價格屠夫特斯拉的又一次有力降價的影響,后續預計會有更多的新能源品牌加入這波降價浪潮。
2、特斯拉的銷量為王策略進行到底
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作為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龍頭公司,特斯拉的毛利率從未低于20%以下。但在今年卻連續兩個季度突破新低,二季度毛利率依舊跌至18.2%,甚至已經開始被新勢力理想追上。
縱使特斯拉利潤率在今年上半年遭受著不小打擊,受到了市場質疑。但在上半年嘗到了銷量大增甜頭的特斯拉,并不準備改變銷量為王的策略。
今年7月,在整體中國車市異常火熱之際,特斯拉卻面臨著銷量暴跌的局面,7月銷量僅為6.4萬輛,環比大幅下滑31.4%,為今年全年的最低水平。
雖然銷量下滑的導火索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線升級改造,為Model 3的改款車型上市做最后準備。
但是在新老車型交替之際,面對已經對老款車型審美疲勞的消費者們,特斯拉手上還能夠打出的底牌,也就只剩下了降價。
無法在性能和配置上繼續吸引消費者,那就只能通過價格來給予消費者們優惠。
特斯拉此輪降價,不僅能夠在改款車型出臺之前,讓利給消費者來穩定自身的市場份額,也能夠將庫存的老款Model 3進行有效消化。
畢竟,隨著特斯拉四大工廠產能的提升,特斯拉目前的產量已經高出銷量不少,僅僅今年上半年Model 3和Model Y的庫存就達到2.25萬輛。
8月份,一眾新能源車企們的降價操作,除了展示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殘酷競爭現狀,其實更多的是證明了7月份車企們簽署了《汽車行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的不合理性,市場的最終還要交給市場。
面對特斯拉降價保量的市場決心,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們需要真正正視這次行業大洗牌,僅僅通過抱團是不夠。
與其期待自己的競爭對手的手下留情,不降價,不如做到將自身的產品成本有效降低,努力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最后從容迎戰。尤其是國內車企已經開始將海外市場列為自己的下一個目標,那么適當的價格戰就是有利于加速已經紅海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出清,淘汰低效車企。
相信經此一役,國內的新能源車企有望在海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也繼續脫穎而出。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