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阿里巴巴啟動“1+6+N”組織變革,設立淘寶天貓商業、阿里云智能等六大業務和多家業務公司。近日發布的分拆后首份季報顯示,上述布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阿里巴巴最新財季實現收入234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凈利潤343.32億元,同比增長51%。
(資料圖片)
這份相當亮眼的財報獲得了機構的一致認可,阿里巴巴港股和美股股價在業績發布后均出現上漲。
核心業務增長強勁
作為阿里核心業務的淘天集團(淘寶、天貓集團),二季度營收1150億元,同比增長12%,占阿里總營收的近一半,兩大平臺帶來的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10%,達到797億元,扭轉了上季度的下滑趨勢。
同時,淘寶APP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6.5%。阿里巴巴表示,公司受益于經濟復蘇,在電子商務中的日活用戶領先優勢持續擴大。
菜鳥是市場比較關心的另一業務板塊,二季度,該板塊收入同比增長34%至231.64億元,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A)同比扭虧至盈利8.77億元。菜鳥擁有規模化的全球端到端物流網絡,利用其自研技術優化頭程攬收、干線運輸、海外分撥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截至2023年6月,菜鳥有三個新的國際分揀中心投入服務,海外分揀中心總數達到18個。
受益于疫情放開后本地生活的再度活躍,阿里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0%至144.5億元,由餓了么和高德的強勁收入增長所帶動。
此外,阿里云智能板塊二季度實現收入251億元,增長4%。收入增長主要受阿里巴巴合并表業務以及金融服務、教育、電力和汽車行業所驅動。
機構對阿里持樂觀預期
業績發布后,數十家境內外機構對阿里給出增持或跑贏行業評級。
花旗的報告指出,阿里巴巴的戰略重組取得初步成果。雖然宏觀復蘇趨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營收增長率出現短期波動,但管理層對所有業務部門都充滿信心,阿里國際商業集團增長勢頭強勁;云服務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機會,以及再投資和虧損收窄之間的良好平衡,預計綜合EBITA利潤率將穩步改善。
花旗將阿里巴巴的目標價由145港元提高至14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預計本財年收入將達到9780億元,增幅12.6%;經調整EBITA將增長31%,達到1940億元。
摩根士丹利表示,阿里巴巴以回報為中心的良性核心投資周期,以及在其他領域的損失減少將共同支持盈利增長,維持對阿里巴巴的增持評級,并重申為首選股份。
編輯/t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