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11日,一場以“相信的力量:進化及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房地產年度趨勢論壇暨CIHAF第二十三屆中國住交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主辦,探討新發展格局下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之道及行業發展新模式。
“2023年國內外所面臨形勢依然嚴峻,但確定的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有了政策的確定性,房地產業再次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政策環境。”中國房地產報社社委會主任栗文忠在發表主辦方致辭時表示。
新的一年如何破危機?栗文忠認為,要主動作為、善于作為、勇于作為。作為行業媒體,中國房地產報會提高輿論監督能力、提高調研水平,將政府及有關部門穩妥化解房企存在風險的好作為、好方法及時采訪報道,同時對慢作為、不作為的部門開展內參式調研,必要時會公開進行監督報道。
“房地產業關系經濟穩定運行,具有‘定海神針’的作用。”中國房地產報總經理、CIHAF中國住交會組委會秘書長、中房同創董事長單大偉建言,面對當前困難,企業掌舵者、帶頭人要發揮企業家精神,勇于創新,積極作為,奮斗為本,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而努力。
“從國內環境來看,2023年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的壓力會比2022年有所緩解,但仍然存在,特別是內需增長動力不足已成為制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民經濟增長的最突出矛盾,所以2023年國民經濟要整體回升好轉首先要解決需求問題。”馬建堂表示。
楊偉民認為,居民消費、房地產、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是今年經濟增長能否重回合理區間的關鍵點,也是未來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增長的關鍵。下一步要在這些關鍵點上加大政策力度,特別是要加大改革力度。
“我國有3億左右流動人口,住宅供需峰值尚未到來,因此不能按達峰產業進行調控。住房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房地產業發展模式。新的住房制度,必須面向所有購房和租房人口,解決3億流動人口的住有所居問題。”楊偉民說。
“下一步政府工作重點是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根本途徑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央地財權、事權的改革。”張燕生表示。
在本次大會的高峰對話環節,來自華潤置地、大悅城(000031)、中建玖合發展集團、路勁地產、金地北京等房企高管們,以及貝殼找房、恒基(中國)、OUTLETS IDG控股、中原地產、合碩機構等機構高管,針對“2023中國房地產趨勢展望”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觀點對碰與思想盛宴。
本次論壇還推出了“2022中國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榜單TOP100”、“ 2022中國房地產年度影響力人物”、“2022中國房地產物業管理企業綜合實力榜TOP30”、“2022中國房地產企業代建業務綜合實力TOP10”、“2022中國綠色地產開發競爭力20強”等重榜榜單,每一份獎項背后都是這些企業的付出與堅守,是這些地產人為之奮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