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電行業最大的熱點是什么?以舊換新。
(資料圖片)
上一輪以舊換新10多年后,在政策的鼓勵下,家電以舊換新的窗口終于在今年打開,從廠家到渠道全面落地。加快淘汰超期服役家電,大力推廣綠色智能家電,符合消費升級和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既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提高生活質量,又能夠拉動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數據顯示,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重要的消費國,已經進入家電報廢高峰期。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處理淘汰下來的廢舊家電,成了業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難題。有受訪業內人士表示,“以舊換新”成本居高不下構成挑戰。他表示,中間拆舊、儲存、運輸、處理等環節成本偏高。要釋放龐大的存量市場潛力,家電“收舊”短板亟待彌補。
1
舊家電不壞不修? “家電超齡”隱患不容忽視
“家里的空調用了十多年,眼見高溫天氣連連,趁著以舊換新的優惠活動,正好換臺新的。”國慶假期里,佛山市民陶女士淘汰了家里的舊空調。新購置的大1.5匹的一級能效變頻空調讓她感受到了生活品質的躍升,“舊空調已經用了12年,噪音大,還耗電。新空調特別安靜,吹起來也很舒服”。
根據佛山市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購買單件新家電按照實際成交價格的10%給予補貼,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元/臺。新空調原本需要2599元,減去補貼以及商家優惠,最終陶女士只花了2150元。
像陶女士這樣有換新需求的消費者不少。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家電保有量已超過21億臺,按照每年超20%的淘汰率測算,2022年預計有2億臺家電產品達到安全使用年限,其中,電視超3000萬臺,洗衣機超3700萬臺,空調超5200萬臺,冰箱超5800萬臺,電熱水器超1800萬臺,吸油煙機超1400萬臺。
“我國家電規模化更新換代的窗口期已開啟?!敝袊矣秒娖鲄f會執行理事長姜風表示,經歷了上一輪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政策后,農村市場的家電產品基本到了更新期,而城市消費市場更是到了存量市場巨大的階段。
與此同時,國內城鄉居民家庭家電超期服役現象仍較為普遍。廣東省消委會有關負責人也指出,隨著國家及廣東等多地連續出臺促進消費措施,有關各類家電的促銷活動和讓利政策紛紛落地,家電市場正成為促進消費的重要發力點,家電“以舊換新”也成為新趨勢,但仍有不少消費者堅持舊家電“不壞不換”。
殊不知,超齡使用家電產品帶來的多重隱患不容小覷。有業內人士指出,首先,鉛、汞、氟是許多家電的必需材料,超期服役的家電很有可能使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外泄,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其次,“超齡”家電耗電、耗氣比節能產品高出30%至40%。同時,廢舊家電處理不當,將會威脅自然生態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再有,超期服役家電“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修了再修”的狀況非常普遍,在無形中為消費者增添了時間和使用成本。
“事實上,多數廢舊家電由于體積、拆卸等難題,消費者很難自己完成,需要專人處理。鼓勵家電回收和以舊換新,可以幫助消費者及時迭代老舊電器,減少使用風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促進了消費的擴容提升。”有業內人士說。
2
廢舊家電誰來回收? 互聯網平臺一站式解決
想必你一定記得小時候在大街小巷聽到的“高價回收冰箱、彩電、洗衣機……”早年間,我國的家電回收大多就是靠這類民間個體商販專門回收,因此很難得到高效率、安全環保的拆解和循環再利用。
當下,廢舊家電回收渠道除了個體商販,還有回收企業網點和互聯網平臺。個體商販客觀上減少了其他渠道的回收數量,但帶來的影響遠不止這些,在低價獲得廢舊家電后,某些個體商販會對廢舊家電進行簡單的翻新處理,然后再進行二次售賣。這種做法既不利于廢舊家電的循環利用,還帶來了安全隱患。
為了規范家電回收并解決無序回收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國出臺了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在內的一系列文件,促使家電回收形成了常態化回收模式。目前,在京東、天貓、蘇寧等各大電商平臺都能輕松完成舊家電回收。2022年8月,京東宣布升級電器以舊換新服務,支持手機、電腦數碼、家電跨品類以舊換新,用戶最多可同時選擇6件舊產品進行換新。
天貓平臺則與6家回收企業穩定合作,支持全國用戶回收空調、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電腦、手機等產品,回收款以現金或紅包的形式兌現。
同時,部分家電巨頭推出了上門拆舊、舊機運回、回收處理、新機上門安裝等一站式服務。海爾智家(600690)(600690)的回收網絡已整合了3.2萬家線下門店、10萬余名服務兵、100余個物流配送中心,覆蓋全國2800多個縣市,以便實現“讓家電回收下沉到每一個鄉鎮”。同時,用戶還能通過海爾智家體驗云APP、官網等渠道,提交廢舊家電,如有更新換代的需求,則可以實現收舊和送新一次上門、一次物流完成。
“我們(美的)的綠色戰略從產品原料到生產,從運輸銷售到報廢的回收換新拆解處理,是一條完整綠色可持續的產業鏈?!泵赖募瘓F(000333)(000333)綠色戰略專家陳興亭表示,用戶選購好新產品后,工作人員會上門送新拉舊;舊機經過分揀,再被送至綠色拆解企業,經過規范的拆解處理,實現資源的再生再利用,促進節能減排和綠色循環經濟發展。
3
總感覺舊家電被賤賣?
行業屬性注定低價,但社會效益巨大
雖說一站式回收方便快捷,但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消費者心中都有個疑慮,就是感覺自家的舊電器被賤賣了。
不論是國際大牌還是國產品牌,無論是服役十年以上還是剛剛用了兩三年,在回收平臺預估報價中,廢舊家電一律只能賣到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和這些家電剛上市時動輒數千元甚至過萬元的售價相比,很多人都會覺得太便宜。
為什么家電回收這么低價?實際上,家電的屬性注定了回收行業對待其的態度。無論黑電白電,只要不是最頂尖的產品,就都是基于相當成熟的技術生產,難以在時間跨度中表現出明顯的稀缺性。這讓回收報價以規格而非具體型號來制定,缺乏差異化則抹平了價格差。以某賣場提供的家電回收選項為例,對殘值較高的空調而言,如果選擇空調、掛機、單冷、1.5P、不制冷/不運轉的選項,會給出150元的線上估價。
盡管家電回收價格低,但對環境的貢獻值卻很高,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家電回收之后的處理主要是拆解提取有價值的元件和金屬材料,廢棄家電是廢金屬的重要來源,廢金屬里含有很多可再生資源。
有人曾做過估算:回收一個廢棄的鋁質易拉罐要比制造一個新易拉罐節省20%的資金,同時還可節約90%~97%的能源?;厥?噸廢鋼鐵可煉得好鋼0.9噸,與用礦石冶煉相比,可節約成本47%,同時還可減少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
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后,家電回收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現階段處理廢舊家電的最佳途徑,其實就是以舊換新。因為在渠道優惠和政策補貼影響下,消費者換購新家電時的花費可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