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觀點網訊:10月31日, 香港發展局局長寧漢豪在局長網志內提及,施政報告從「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四個方向,采取多管齊下的土地發展策略,并稱造地不單是為了解決住房問題,要放棄「地剛剛夠就可以」的思維,要有土地儲備,才能有空間想政策創新。
寧漢豪提及,政府首次制訂并每年公布十年「熟地」供應預測,未來十年供應量將達3,280公頃,已預留作房屋用途的用地預計可提供約49.3萬伙。
港府繼續物色更多的土地發展機會,因為造地不單是為了解決住房的問題,也希望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和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所以要放棄「地剛剛夠就可以」的思維,要有土地儲備,才能讓政府和各界有空間想政策創新。
為了增加土地供應,要做到提速、提效,即是「精簡程序」,當中涉及法定程序和行政程序兩大環節。法定程序方面,今年年底前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修訂多條與發展相關的法例。
提質方面則包括更新及精簡舊樓強拍制度,包括將70年樓齡以上舊樓的強拍申請門坎降至6成。發展局會于今年內就具體建議咨詢立法會等,并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將修訂條例草案提交予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