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城市房地產的真實情況,其實可以看看二手房。因為,新房以“政策市”為主,且不少地方每年定量供應,而二手房最能反映出買賣雙方的真實心態和需求度。
就此,365財經根據公開數據,對全國各主要城市二手房掛牌量進行了梳理。從中發現,9月初掛牌量超過10萬套的城市達到13個,而這些城市在過去半年中的掛牌量都在激增。
(資料圖)
其中,掛牌量和增量最高的當屬重慶和武漢,9月初這兩個城市掛牌量分別為25萬套、20.18萬套,增量分別為8.82萬套、7.56萬套。
其他10個城市的增量則在0.33萬套到5.63萬套之間,唯有沈陽掛牌量下滑了0.63萬套。
從“瘋狂的掛牌”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
先來看看二手房掛牌量雄踞全國第一的城市:重慶。
其實,該城二手房掛牌量高居不下不是新鮮事。2021年3月,重慶就因“二手房存量超20萬套”被CCTV2的《經濟信息聯播》報道,還一度登上熱搜。
這還不是最高,2020年重慶二手房掛牌量曾超過30萬套。
那么,是什么導致重慶二手房掛牌量居高不下?
從政策層面看,重慶為了穩房價,多年來在供給端大量供應土地以及充沛的保障性住房,實踐也證明了此招行之有效。
從新房成交量看,2019年到2021年,重慶主城區新房成交面積分別為2284.42萬㎡、2605萬㎡、2269.79萬㎡,如再向前追溯,近10年重慶的成交存量應在3億㎡左右。
供應量大對購房者是利好,選擇更多、房價穩定,但也擠壓了二手房需求,畢竟有這么多新房可選,誰還愿意挑二手房呢?
因為這些原因,重慶二手房掛牌量從未下來過。
但是,二手房高庫存就一定意味著樓市危險嗎?
從“七普”人口數據看,重慶作為直轄市常住人口高達3205.42萬人,比黑龍江全省人口(3185萬人)還多,也接近其西南“兄弟”貴州省的人口體量(3856.21萬人)。
同時,重慶“六普”數據為2884.62萬人,10年間凈增320.8萬人,平均每年增長約32萬人。
因此,即便重慶總是因天量二手房庫存刷存在感,但有可觀的人口規模與人口流入做支撐,樓市依舊可平穩運行。
再來看武漢,截至今年9月初二手房掛牌量也超過20萬大關,半年激增7.56萬套。
曾經,武漢擁有大量改善需求。據統計,2006到2021年,武漢百戶購房比達到51.3%,好過國內大多數一二線城市。
但如今這些改善需求都被套在武漢的二手房市場里。
從年初到現在,武漢的二手房掛牌量瘋狂增長,3月下旬的時候,這個數字還只有12.62萬套。半年過去了,7.56萬套二手房被拋出來,令人窒息。
在此期間,武漢于6月20日推出購房新政,規定“本市戶籍家庭,如果是父母投靠或是二三胎家庭,在限購區最多可以買第四套房;非本市戶籍,可以在限購區買第二套,且不需要再核查社保等購房資格;非本市戶籍在限購區購買首套,僅需6個月社保,且可以補繳?!?/p>
也就是說,武漢成了第一個允許外地投資客進場的二線城市。
但是,武漢的新房不斷增加、二手房不斷掛牌、價格無限踩踏,使得這樣的救市也頗為無力,去庫存之路依舊遙遠。
不過,這對購房者也許是個好事,畢竟蛋糕多了,吃哪一塊、什么姿勢吃,盡?可隨自己心意而定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365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