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觀點網訊:10月10日消息,惠譽近期發布報告表示,在2022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和流動性方面,中國民營房企的表現越來越遜于國有企業同行,導致信用進一步兩極分化。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惠譽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國81家上市民營房企的合同銷售額同比呈中位數下降,降幅為59%,而同期內45家上市國有房企的合同銷售額降幅為38%。
由于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開始擔心民營房企交付項目和保持質量的能力,這一趨勢不太可能很快改變,盡管民營房企大幅降價以促進銷售,但兩者差距仍從2021年下半年的18.3個百分點擴大到21.4個百分點。民營房企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大幅降價也會在項目交付時損害其利潤率,而該部分項目交付很可能是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
同樣,2022年上半年這些民營企業的營收同比變化比國有企業差了31.2個百分點,而2021年下半年為18.3個百分點。許多民營房企推遲了對供應商和施工的付款,導致項目交付速度較慢,從而推遲了收入確認。
銷售和融資渠道減弱也使2022年年中民營房企的中位數現金/流動債務比率從截至2021年底的數額下降了2.6個百分點至9.1%,而國有房企僅下降了0.8個百分點至23.3%。
惠譽認為,國有房企和民營房企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將加劇兩者之間的信用兩極分化,這種分化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民營房企的融資和流動性緊張阻止了其在經濟承壓的環境下進行擴張,而國有房企亦是如此,這將在未來轉化為更為強勁的銷售和財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