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衡水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質量強市和標準化戰略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衡水市專利、商標產出量和質量大幅提升。2020年以來,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1004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8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注冊商標達43661件,比2019年底增長45.3%。
近年來,衡水市深入實施質量強市和標準化戰略,持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聚焦十大領域開展制造業質量提升行動、食品藥品和農產品質量提升行動、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工程質量提升行動、對外貿易質量提升行動、文化質量提升行動、生態質量提升行動、城鄉建設管理質量提升行動、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等“十大專項提升行動”,質量強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通過開展“十大專項提升行動”,該市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由64%提升到70%以上,規上食品生產企業100%建立并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制度,藥械生產企業入網注冊率100%,森林覆蓋率達到33%。“武邑紅梨”“冀州天鷹椒”“漫河西瓜”入選我省二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兩家企業被認定為二十大農業領軍企業品牌。初步建成絲網、皮毛、復合材料和工程橡膠4個產業指數發布體系。成功注冊“衡水鴨蛋”地理標志商標,“饒陽葡萄”“武強年畫”等8個地理標志商標正進行實質審查。
同時,該市結合區域產業布局、企業產業發展痛點和需求等,出臺了《關于開展衡水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實施方案》,以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為核心,以知識產權、品牌培育等為延伸,強化協同服務,支撐企業和產業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服務需求。目前,已建成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42項、檢驗檢測機構101家。開展了“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精準對接衡水產業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以產業基礎高級化促進產業高端化。(記者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