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開幕。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上表示,一年以來,在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各國政府和教育界奮力抗疫,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線上教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
陳寶生指出,技術進步可能會擴大不同人群間的差距,數字鴻溝會給人類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同時,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上的廣泛應用使得全社會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可能,應當依托新技術向每個人提供更加公平包容有質量的教育,為智能時代實現社會平等與和諧作出貢獻。
陳寶生表示,面向新時代,中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全力實施教育2030目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一是在提升育人質量上著力,圍繞核心素養,建立健全各學科學業質量標準和體質健康標準,構建現代化的課程教材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是在促進公平包容上著力,完善促進城鄉、區域教育協調發展的保障機制,精準幫扶弱勢群體,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三是在應用新技術上著力,推動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探索運用新技術開展多元化、過程化評價,完善數字技術應用的安全管理與倫理規則。四是在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上著力,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更加深入參與全球重大教育行動與教育治理,擴大教育國際公共產品供給。
據了解,本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莫庫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賈尼尼在線致辭。包括斯洛文尼亞、阿聯酋等國教育部部長在內的40多個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和私營部門代表在線出席會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