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思達派
猴年倏忽而至,創業也還是要繼續。
在總小編看來,目前,創業并不適合大多數人。雖然說沒有天生的CEO,但創業的艱難程度和小概率事件決定了,九死一生已經是命中注定。只有那些最堅韌最頑強最不怕死的人,才有可能死里逃生。
那么,2016年怎么突出重圍呢?首先當然是回歸。創業者要有夢想,但不能白日做夢,他們需要回歸到最基本的商業常識中來。比如,科技本身不能顛覆傳統行業;補貼不能建立商業模式;傳統行業自身的沉淀仍然最重要,科技只是杠桿……等等不一而足。
其次創業者要掌握好節奏:該花錢要花,該省錢要省;該激進時要激進,該收縮時毫不猶豫。做產品也是如此,不能幻想產品自動被別人喜歡,更不能幻想堅持下去一定有結果。只有真正被需要的好產品,才能得到用戶的青睞。用戶在哪里?他們真的需要嗎?真的喜歡你的產品嗎?
最后就是要對宏觀大勢有所了解。已經被證實的“風口”其實沒有任何價值。此前追逐風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新晉投資人沒有頭腦,盲目跟風炒作起來而已。我的理解,雷軍的“風口論”最早的時候應該是為了表達“自謙”——哎呀我的成功剛好趕上了好時候,豬都能飛起來,我也不過是恰好站在風口而已。后來大家還要不斷的完善理論,說豬飛起來會被摔死,所以光有風口還不夠還要有準備云云。
總小編認為,創業者不要盲目追逐風口,風口都是由那些沉淀在自己的世界里創造的人造就的。等他們把事物創造出來,把風引來你再去跟風的時候,基本已經太遲了。
因此,等風來不如去創造風口。雖然這個過程難上加難,但有實質意義的進步,總好過鏡花水月的繁華。
作為創業服務機構,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總小編預測了2016年的10大創業趨勢:
1、O2O概念式微
如同過去的“鼠標+水泥”一樣,O2O將在2016年沉寂。這并不是說線上線下的打通受阻,恰恰相反,剔除了O2O概念以后,二者的融合會加速。
這個變化的另一層意思是,承認了傳統行業是價值的主要承載者。O2O并沒有創造新的價值,只是提高效率——但恰恰過去的O2O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2016年,O2O不會再去顛覆某個傳統領域,而會成為傳統領域的助手,一起讓用戶生活更好。
2、線上正在主宰我們的生活
過去我們強調的是從線上要返回到線下,但是2016年,我們會發現趨勢是從線下到線上——更多的場景都會在線上完成。
例如,過去我們線上買了電影票要線下去消費,現在我們線下消費了要在線上付款、積分;過去我們線上認識了朋友要線下相見,現在朋友見面加了微信都在線上溝通……這說明了什么?我們正在進入沒有時間、空間阻隔的在線生活之中。不遠的將來,我們的社交網絡也都是來自線上,而且不必回歸線下。
這意味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將會出現重大變化。這個變化會導致生活、工作、社交等各個方面的邏輯重新構建,無論是媒體、金融還是工作、消費,都會重新調整,這其中有巨大的機會出現。
3、人工智能止步不前
有人說美國是技術創新,中國是模式創新。如果這個說法確實成立,則意味著中國創業領域里,人工智能價值為零。
首先,人工智能雖然受限于不同國家的語義理解等諸多要素,但根本上,智能是相通的。也就是說,這個領域的國別限制很小。
其次,目前人工智能處于技術突破的前夜,這個突破取決于技術沉淀,而非模式應用。
最后,人工智能必然以免費和輔助的方式,誕生(或被巨頭收購)在科技巨頭手里。創業者必須要有核心的技術支撐才有機會得到青睞。
4、智能硬件原地踏步
一方面,智能硬件自身的各個環節仍在基本打磨;另一方面,智能硬件目前和生活場景脫節,噱頭大于實質。
智能硬件產品的好,應該可以讓人第一時間感覺得到——如果以此為標準,此前99.9%的智能硬件都是紙上談兵。那種套用舊工業時代產品加已有智能模塊的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正向設計:設計開發全新的感應芯片,同時開發全新的反饋機制。由此,總小編預計,在2016年,這一趨勢也不會發生新的變化。
5、全新管理模式發軔
蘋果的成功,撬動了過去200年管理領域的根基。如果蘋果在未來3年內仍然突破預期,蘋果的產品管理模式才可能被廣泛接納。但至少到現在,產品為先的基本邏輯框架已經成立。
未來,公司的核心使命是圍繞產品和創新來進行運轉,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2016年,成功的創業者們將會印證并建立全新的管理范式。
6、積木式創業
要讓創業更簡單,首先要讓創業服務能標準化和模塊化。2015年在創業服務領域有大量的創業者涌現,為這一趨勢提供了基礎。如果2016年再出現大量為創業服務的自由職業者,那么這個領域就會被重構。
比如,有的運營者就適合從零到一,過去他只能經營一個不大的自媒體,將來他可以快速幫助初創企業完成冷啟動,并且從中獲得可觀的利益。他不必跟隨創業企業,只要不斷的接力就好。
那么,在創業服務的大格局里,哪些會常態化?哪些則會衰退乃至消亡?創業的各個環節都有機會,但是,你首先要幫助創業者更容易的創業,幫助從業者獲得更大利益。
7、內容在2016年將會很值錢
這個趨勢比總小編預想的還要快。
準確的說是產品化的內容將成為最值錢的IP。當渠道分化和整合完成后,IP就會越來越值錢。但內容不僅要有價值,而且要產品化、可以占據用戶心智。
8、未來產業將重新分類
過去的電商、社區、搜索……等分類方式已經過時,全新的劃分模式即將出現。其實,現在的創業者也會很容易發現,過去單純的分類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創業者了。比如,購物時有平臺有社交,看電影也有評價網站也有平臺也有社交,但是這些社交和平臺對應的完全是不同的場景,全新的行業劃分方式,將會圍繞不同的情境模式打造。也因此,社交會成為各個創業項目的中轉樞紐,要么披上社交的外皮,要么用社交(社區社群)打通或者串聯各個場景。這是陌生社交的時代最大的創業機會。
9、指尖兒時代的新基礎設施
創新的最大成就,就是一批企業會成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京東、微信、搜索、IP等或成為渠道、或作為交通干線、或成為內容載體,將會在移動時代成為大家的生活(工作)工具。但如果一個企業背離這一趨勢,就會走向消亡:迅雷、人人網等很多二線品牌都會再見。
10、2015年的“獨角獸”更像是“恐龍”
餓了么、滴滴快的、58趕集、世紀佳緣百合網、新美大……一大批2015年的獨角獸雖然很大,但是并不可怕。相反,它們的合并證明其缺乏核心競爭力,依靠資本的力量突圍然后又受制于資本的約束合并,寒冬時期在它們控制的領域下,也有全新的創業機會。
最后,我并沒有提及生物科技、電動汽車、VR/AR以及其它媒體熱捧的創業機會。因為那些領域都需要多年的專業沉淀和技術積累,如果你沒有這些基礎,沖進去最多也就做個攪局者而已。
最后的最后,還是要提醒各位創業者,任何一個人的預判,都只是幫你做形勢收集的素材而已。不要簡單的相信他人的判斷,也不要一直死守著自己的結論。因為這是一個動態的世界,只有每次清零不斷更新的結果,沒有一成不變的未來。絕對不要把一個動態的場景下的某個答案當成永遠。所以這個世界才美妙,而且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