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獸腳下有燒香的痕跡,脖子上還系了不少紅繩
不遠處的文保石碑
在江寧區湯山街道麒麟鋪社區,有兩尊石獸,是南朝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的遺跡,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兩尊石獸成了附近居民祈禱許愿、焚香求福的“神獸”。
現代快報記者 吳胤喆 文/攝
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在麒麟鋪社區內一條路旁找到了石獸,天祿獸在路東側,麒麟獸在路西側,每尊石獸都用1米高的護欄圍了起來。然而,這兩尊經歷了一千多年風雨的“神獸”,如今卻被“打扮”得花里胡哨:胸前都貼滿了寫有“福”字的紅紙,脖子上則系上了不少紅繩。走近一看,麒麟獸的圍欄門居然是打開的,石獸面前都放著一個蜂窩磚,磚上插著一把燒過的香,神獸身上還有鞭炮屑、紅紙屑。
“神獸”為何如此?幾位當地居民向記者解釋了其中原因,“因為石獸一直就在我們這兒,所以傳下來了向石獸許愿的習俗。我記得年前還挺干凈的,過完年就成這樣了。”住在附近的兩位老太太說:“家里要是遇上什么難事,可以過來燒炷香,訴訴苦求求愿,這種時候就能系根紅繩或者貼張紅紙,保全家平安。”
麒麟鋪社區居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常社區是派有專人定期巡查和清潔兩尊石獸的,“年前我們才清潔得干干凈凈,過完年石獸身上又添了一批紅紙紅繩,我們實在是防不勝防。”記者隨后又從江寧區文物部門了解到,平時主要靠街道工作人員、文物志愿者和專門的巡查人員來保護這對石獸,“針對市民們的傳統習俗,我們會加大巡查和宣傳力度。”
南京大學教授賀云翱表示,兩尊石獸都是國家級的文物,也是藝術瑰寶。對于這種國家級重點文物,政府部門應該在一定范圍內對其周邊環境進行規劃,在不影響觀賞的前提下將石獸妥善地隔離和保護起來。另外,當地政府應該進行長期的宣傳教育,講得多了,人們自然就知道愛護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