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2016年2月21日完成臺本
普通魚如何變“天價”
演播室主持人 勞春燕: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春節(jié)過后一種叫鰉魚的菜肴一直牽動著公眾的神經(jīng),一名外地游客曝光自己在哈爾濱北岸野生漁村被宰的經(jīng)歷之后迅速成為了社會熱點,期間由于這一事件的相關人士和機構披露的不同信息,使得這一被稱為“天價魚”事件的劇情不斷反轉,一波三折,公眾對于這一事件的看法也是云里霧里,莫衷一是。那么“天價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會變成天價的呢?我們來看《焦點訪談》記者的調查。
解說:
這里就是處在本次輿論暴風眼的哈爾濱北岸野生漁村,在哈爾濱松北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2月16日依法責令其停止經(jīng)營活動后,這里已經(jīng)大門緊鎖,人去樓空,從飯店招牌和宣傳畫上可以看到,這家飯店主打菜就是野生魚,特別是野生鰉魚。
2月9日大年初二,到冰城哈爾濱過春節(jié)的江蘇游客陳巖一行,在冰雪大世界游玩后經(jīng)導游推薦于當晚七點多鐘來到這家北岸野生漁村吃晚飯,飯后結賬時他們被告知這頓飯總價10302元,其中最貴的是一道鰉魚14.4斤,每斤398元,共計5700多元。陳巖當即向飯店提出了質疑,表示自己點的鰉魚重10.4斤,而非賬單上寫的14.4斤,這4斤差價將近1600元。
常州游客 陳巖:
斤兩的問題我自始至終強調的是,我親眼看見的是10斤4兩,至于他們拿出什么憑證,也不知道有什么辦法,反正我親眼看見的是10斤4兩。
北岸野生漁村飯店經(jīng)理 趙玲:
當時點菜的時候是14斤4兩鰉魚,而且是確認了以后發(fā)送的單據(jù),而且我們傳菜也有一份小票,也是14斤4兩,而且時間也是一樣的,是他點完以后就出單子。
解說:
雙方在爭執(zhí)過程中發(fā)生了肢體沖突,于是先后打110報警。在警察調解下陳巖一方最后付賬7200元離開了飯店。13日陳巖通過微博將這段經(jīng)歷曝光,但沒有說明實際花費的金額。之后消費者、店家和媒體頻繁披露新的內容,“天價魚”事件劇情不斷反轉,一波三折。
哈爾濱市松北區(qū)政府針對此事成立了調查組,2月15日給出事件初步調查結論稱消費者質疑的斤兩問題,由于取證困難已經(jīng)無法確認,而奢侈飯店價格有明碼標價,不涉嫌違規(guī)。至此公眾關注的焦點由虛報斤兩問題轉移到了魚的價格。那么到底是什么魚可以賣到398元一斤呢?
記者來到哈爾濱哈達友誼農(nóng)貿(mào)市場,這是當?shù)匾粋€主要的批發(fā)零售市場,既面向普通客戶也向飯店供貨,這個市場有很多店鋪經(jīng)營所謂的鰉魚。
記者:
多少錢這大個的?
商販:
16元(每斤)
記者:
這鰉魚多少錢?
商販:
16元(每斤)
商販:
好的現(xiàn)在也不貴,20多塊錢30塊錢。
解說:
可見在一般的市場上,鰉魚并非稀有品種。不僅普通,價格也并不高。那么在一般餐館里,鰉魚的售價又是多少呢?記者走訪了北岸野生漁村附近的餐廳。
服務員:
鰉魚鼻子268元1斤,頭138元1斤,這兒呢,88元1斤,鰉魚肉。
記者:
一直就這個價格嗎?
服務員:
一直,好多年了。
解說:
但是北岸野生漁村辯稱,他們的鰉魚并非普通市場上的養(yǎng)殖品種,而是野生的,所以昂貴。
這就是野生鰉魚,是鱘魚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松花江等地,非常稀少,它起源于白堊紀,被稱為水中大熊貓。1998年聯(lián)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魚、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在我國按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進行管理,按規(guī)定野生鰉魚可以捕撈,主要用于繁殖。但是捕撈鰉魚必須持有水生野生動物捕撈許可證,否則就是違法。
黑龍江省農(nóng)委漁業(yè)局副主任 張鴻鈞:
現(xiàn)在看我們黑龍江這一塊,鱘、鰉魚的產(chǎn)量在362噸左右,現(xiàn)在養(yǎng)殖產(chǎn)量比例是非常大的,現(xiàn)在達到319噸這樣子,捕撈產(chǎn)量咱們說限額在44.6噸,現(xiàn)在目前資源量不是很好,它是在43噸左右,我們掌握的(2015年)數(shù)據(jù)。
解說:
據(jù)黑龍江漁政部門介紹,在2005年以后,即使是人工飼養(yǎng)的純鰉魚,也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一般市場和餐廳出售的絕大部分是鱘魚和鰉魚雜交的后代,俗稱鱘鰉魚。那么北岸野生漁村賣的到底是什么魚呢?面對公眾不斷質疑,他們聲稱自己有獨特的進貨渠道,并出示了進貨單,上面顯示鰉魚每斤190元。如果真是這個進貨價格,那么它出售的確實不是一般餐廳里的品種,難道它真是野生的嗎?
哈爾濱市松北區(qū)副區(qū)長 調查組負責人 丁偉:
他是從洪源水產(chǎn)來進的貨,那么洪源水產(chǎn)是從王光輝個體漁業(yè)批發(fā)這里進的貨。
記者:
他是一個個體戶。
丁偉:
對。
記者:
從他那兒批發(fā)的。
丁偉:
是,那么我們從王光輝那里取證,證明這個魚是人工繁殖的。
記者:
你剛剛提到王光輝這個人,他已經(jīng)證實他的這個貨是人工養(yǎng)殖的。
丁偉:
是。
記者:
而且不是野生的。
丁偉:
是。
記者:
那他有沒有說這個魚是純人工飼養(yǎng)的鰉魚,還是說它是一種雜交魚?
丁偉:
這個沒有明確說。
記者:
那么進貨的價格是多少錢?
丁偉:
從他那個價格他舉證的話,應該是在30元左右吧。
記者:
老板自己說的是190塊錢。
丁偉:
這個是虛假的。
演播室主持人:
目前哈爾濱松北區(qū)成立的專項調查組已經(jīng)認定,這是一起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劣事件,調查確認除了北岸野生漁村把人工養(yǎng)殖鰉魚當野生鰉魚售賣,欺詐消費者行為之外,還存在著《餐飲服務許可證》到期未按時申請延續(xù),無證經(jīng)營;證照與牌匾名稱不符,不以真實名稱提供服務等行為;點菜單上的簽字不是陳先生簽的,而是飯店里的服務員簽的;雙方也確實發(fā)生過肢體沖突,陳先生被打的情況屬實;民警出警也存在不規(guī)范,不文明執(zhí)法行為。據(jù)此調查組做出了吊銷涉事飯店營業(yè)執(zhí)照,對店主罰款50萬元等處罰決定。同時啟動對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的問責程序。“天價魚”的調查雖然已經(jīng)到一段落,但是人工養(yǎng)殖的鰉魚一斤30塊錢的進價冒充野生鰉魚之后以398塊錢一斤賣出,其十多倍的暴利實在是令人咋舌。那么一條普通的魚是怎樣會成為“天價魚”的呢?不法商家又是如何把消費者之帶入陷井的呢?我們接著再來看記者的調查。
解說:
“天價魚”事件曝光后,許多網(wǎng)友紛紛留言表示,也曾在北岸漁村被宰,數(shù)量之多,令人吃驚。巧的是,就在事發(fā)當天,一位杭州的王女士也在這家店消費了將近1.6萬元。而去年8月一位河北游客消費了2400多元,記者聯(lián)系到了她。
河北游客:
那個司機是一直在強調,他在一直給我灌輸,實際就是洗腦那種,你根本意識不到,他一路上在說那個魚怎么怎么好,是從黑龍江捕撈上來的。
解說:
眾多消費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遭遇,幾乎都是被導游或者出租車司機帶到這家店,消費少則一千多則數(shù)千上萬元。那為什么司機、導游如此積極呢?之前有媒體爆料稱,某導游說如果將客戶帶到指定飯館消費,可以拿到60%的回扣。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司機。
司機1:
他跟我說,你猜要多少錢?我說要多少錢?20塊錢一位呀?60塊錢一位。一個人,3個人180塊錢。
司機2:(比如)我是導游,假如你們消費100元,就有我50元。
記者:
什么時候的事?
司機:
以前就是啊,曝光多少回了。
記者:
給回扣一般給多少錢?
司機3:
多的100塊錢。
解說:
在這個名叫松花江河潤誠信冰城的微信公眾號里,“的哥提成”部分清楚地標注給司機、導游的詳細回扣,項目就包括北岸漁村等在內。那么帶客人到餐廳可以提成多少呢?
松花江河潤誠信冰城微信公眾號工作人員:
都有,都不多。都有,就是為了做生意,宣傳。每個地方都提點。
記者:
我想問,比如說像飯店這樣的能提多少呢?
松花江河潤誠信冰城微信公眾號工作人員:
他們少,他們按一桌,一桌給30、50元的。
解說:
到了北岸野生漁村后,服務員都會特別推薦價格昂貴的鰉魚肉、鰉魚頭等,強調是特色菜一定要嘗嘗,這對外地游客有很大的誘惑力。而你一旦同意后,工作人員往往還會故意多切一些。陳巖就有這樣的經(jīng)歷。
常州游客 陳巖:
我要求就是7斤左右。因為我怕多了也吃不掉浪費。但是她給我那個刀下去的時候,沒按照我指定的位置下去,一下去之后變成10斤4兩。
河北游客:
其實他也不是說,你要多少切多少,比如你說我要兩斤,一刀下去肯定會比那個多。
記者:
他那個魚不是事先切成一塊一塊的。
河北游客:
不是,他那是一大塊,或者說半條,一整條的。你說我要這個,他會一刀下去,就切。你說要多少他給你切,往往比你要的多。
記者:
你們當時要了多少?
河北游客:
我們當時因為那個魚確實比較貴,我們跟他們說要兩斤,然后最后大概是給切了4斤。
記者:
4斤當時的價格是多少錢呢?
河北游客:
就是398。
記者:
398。
河北游客:
就那個鰉魚。
記者:
那就是將近400塊錢乘以4,那就是1600左右。
河北游客:
嗯。
記者:
對魚的重量,絕大多數(shù)都是飯店與顧客口頭確定,而不是書面確定,因此一旦發(fā)生爭執(zhí),顧客根本拿不出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jù),想要維權及其困難。最后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息事寧人,自認倒霉。
記者還發(fā)現(xiàn),游客在一些餐廳吃到的甚至根本就不是鰉魚,而是鱘魚和鰉魚的雜交魚,或者人工養(yǎng)殖的鱘魚。因為這些魚和鰉魚非常相似,沒有專業(yè)知識很難區(qū)分,而商家通常會打著鰉魚的幌子來進行叫賣。
黑龍江水產(chǎn)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波:
鱘魚和鰉魚最大的區(qū)別是在于吻部,這個是鰉魚,鰉魚的吻部是比較大,口型比較大,它屬于半圓月型,鱘魚的口型屬于橫裂型,蓮花狀,這是第一個主要區(qū)別。第二個主要區(qū)別看這個鰓部,鰓膜相不相連,鰉魚鰓膜是相連的,并且與頰部不相連,這個鱘魚兩個鰓膜是不相連的。
記者:
就是說它中間是隔開的。
馬波:
中間是隔開的。
記者:
(鰉魚)這個是相通的。
馬波:
這個是相通的,這個是它倆最大的區(qū)別。那這邊呢,這邊主要是看它的吻部,這個鰉魚的吻部比較尖,呈三角形,這個相對來說,鱘魚的吻部不如鰉魚的尖,而且鰉魚的頭比較大,相對鰉魚來說,它(鱘魚)的頭沒有鰉魚大,同樣體型的話。
解說:
這些人工飼養(yǎng)的雜交魚或者鱘魚打著鰉魚的幌子從批發(fā)市場進入飯店,最后被做成所謂的鰉魚大餐。每年究竟有多少這樣的魚進入飯店,很難統(tǒng)計,尤其是雜交魚占了絕大多數(shù)。由于大多數(shù)人無法區(qū)分,加上市場監(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力度不大,因此消費者經(jīng)常落入陷阱,而全然不知。對于這些防不勝防的消費陷阱,許多在哈爾濱的外地人坦言自己有些顧慮。
記者:
當你們聽說這個宰客的事情發(fā)生以后,你們是什么樣的感受?
遼寧游客:
不能吃魚了,太貴了。不能吃魚了到這邊,太貴了。
廣西游客:
也還是有點心有余悸,擔心吃魚在這邊會比較貴。可能還是監(jiān)管問題吧,我覺得就是監(jiān)管這一塊要加強一下。
解說:
哈爾濱市政府認為,“天價魚”事件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哈爾濱城市形象,暴露出有關部門存在監(jiān)管缺失,工作不深入和執(zhí)法不規(guī)范等問題,要以此為戒,深刻反思,切實加強餐飲等消費市場管理,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放心的消費環(huán)境。
丁偉:
就是對我們的管理人員是隨機抽調,對一些被檢的酒店餐飲也是臨時的抽簽,對他們進行突擊檢查。在常態(tài)化檢查的基礎上,增加這么一個工作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演播室主持人 勞春燕:
“天價魚”事件之所以引起公眾廣泛而持久的關注,其實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一起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劣事件,它還反映出了公眾對于目前一些領域、一些地方整體消費環(huán)境的擔憂。其實,這種坑害消費者的事情,并不僅僅發(fā)生在哈爾濱。打造假日經(jīng)濟,特色經(jīng)濟,擴大消費需求,是拉動經(jīng)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但是,讓老百姓舍得掏腰包花錢,愉快消費,必須要有公平、規(guī)范的消費環(huán)境。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不良商家大搞一錘子買賣,能宰一刀是一刀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短期或許能夠讓少數(shù)人賺上一筆,但卻會使整個消費市場付出巨大的誠信代價。消費是市場經(jīng)濟,應該由市場說話,但是,維護消費市場的公平秩序,需要監(jiān)管部門該出手時就出手。
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