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麟
據新華社電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謝家麟,因病于20日8時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謝家麟是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帶領團隊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亞洲第一臺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我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世界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和世界第一臺緊湊型新型加速器樣機。
人物
自造關鍵部件建成電子直線加速器
謝家麟1920年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3年畢業于燕京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國途中受阻,被迫返回美國。1955年初,他在美國芝加哥醫學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開拓了高能電子束治癌的全新領域。
1955年,謝家麟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開展高能加速器研究。當時所需尖端器材受國際封鎖,所需工藝遠超當時國內的工業水平,他從研制基本關鍵部件做起,在沒有人員派出、引進和采購國外器材的條件下,自力更生,奮斗八年,建成我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跨越式地趕上國際先進水平。該加速器建成即投入國防急需,為“兩彈”研制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80年代,謝家麟作為總設計師領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設計和建設。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實現正負電子對撞,宣告建造成功。這是中國高能物理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創造了國際加速器建設史上的奇跡,受到國內外的廣泛贊譽。
2008年,謝家麟88歲之際出版了自傳《沒有終點的旅程》。他在書中告訴年輕人,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樹立堅定的自信;他特別強調,“原創”是科研的精髓,是我國持續發展的關鍵;他認為,年齡高的科技工作者,從科技發展前途出發,要主動讓路給青年工作者,讓他們來挑大梁,當好他們的顧問……
據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