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吳偉燕始終陪伴在母親身邊,14歲那年父親去世后,她更是一步也不敢離開母親,不管是去外地求學,還是去工廠上班,都把母親帶在身邊。這兩年,母親身體狀況不好,吳偉燕就辭掉工作,24小時守候。
27年,吳偉燕與母親攜手艱難地穿梭在光陰里,在村民眼中,堪稱當代“曹娥”。2016年2月1日開始,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吳偉燕做起了微商。她告訴記者,選擇微商一則可以賺點錢補貼家用,最主要的是可以安心地呆在母親身邊,照顧母親。
照顧已是習慣不覺得有多累
近段時間,母親經常需要掛鹽水,吳偉燕又忙得像陀螺。她笑著說,照顧母親已成習慣,不覺得有多累。
母親癱瘓后大小便失禁,屎尿弄到被褥上,吳偉燕總是毫無怨言。有時母親便秘,她戴上手套二話不說用手將糞便摳出來。母親臥床27年來,她的床鋪始終是干凈的,身上也沒有生褥瘡、濕疹。
“8歲之前,我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吳偉燕說,父母以前做水產生意,雖然很辛苦,但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還在村里蓋起兩層樓房。在她8歲那年,一場車禍讓她家發生巨變。
“父母在去進貨的路上發生車禍,母親由于頸椎斷裂,高位截癱。”為方便照顧母親,父親停掉水產生意,當時年僅8歲的吳偉燕也跟父親一起扛起照顧母親的責任。
14歲那年,厄運再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父親又因患肝癌去世。
接踵而來的厄運,并沒有擊垮吳偉燕,她含著眼淚用稚嫩的雙肩撐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從此,吳偉燕一邊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母親,一邊堅持上學,天不亮就要起床做飯,喂好母親后再去上學,中午一放學,就跑步回家給母親做飯,晚上除了做飯洗衣,還要給母親擦身按摩。
吳偉燕對母親孝順,而她對自己卻相當苛刻。母親病痛時,不管花多少錢,她都要替母親醫治,而她自己舍不得亂花一分錢,穿的衣服全是親戚朋友送的,一年到頭吃的都是自己種的青菜蘿卜,就連干菜蒸肉也成了吳偉燕的奢望。
上學、上班背著母親去
為更好照料母親,吳偉燕從8歲起在母親的床邊搭了張小床,夜夜守著母親。每天晚上,等母親睡著了,她才輕輕地打開課本溫習功課。
17歲那年,吳偉燕考上紹興市農校,她很開心。然而學校遠在諸暨,母親怎么辦?吳偉燕犯難了。“無論如何都不能拋下母親”,開學之前,她向學校提出背母親一起上學的請求。學校在了解她家的情況后,被她的孝心感動,不僅免除了她的學雜費,為她們解決住宿問題,還每月發給母女倆300元生活費。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吳偉燕最終順利完成了學業。
畢業后,吳偉燕在嵊州找到了工作,她就繼續帶著母親去上班。“我很感謝學校的老師和同學,也很感謝廠里領導對我的照顧,要是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也不能把我母親照顧得那么好。”
正能量令人動容 孝心喚來全社會尊重
2004年,吳偉燕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但孩子出生第二天,她就吵著出院,“我住院了,母親誰來照料?”為了能全心全意照顧母親,兒子剛滿周歲,她就把兒子送到了遠在上海的婆婆家里。盡管過去了很多年,但吳偉燕的內心還是對兒子深感愧疚。在吳偉燕的孝心感染下,她的丈夫、兒子也十分孝敬老人。
吳偉燕的孝心故事,感動了鄰里,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她榮獲嵊州市首屆十佳道德楷模。
2013年開始,母親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特別是一入冬,經常需要掛點滴。”為能更好地照顧母親,吳偉燕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專心在家照顧母親,平時也只能靠一點零碎的針線活貼補家用。
但是,零碎的針線活對于艱難的家庭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好在,吳偉燕的孝心故事感動著社會上的好心人,一直以來都有人在幫她。在一些好心人的幫助下,今年2月1日,吳偉燕做起了微商生意。
“好心人主動給我提供貨源,并幫我提供寄貨服務。”吳偉燕告訴記者,由于要照顧母親,她不能外出打工賺錢,平時做的一些針線活也只能貼補一點家用,更多的時候,連母親的醫藥費都要“賒賬”,她期待微商生意可以改變拮據的現狀。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