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之墻”四字被摳走。
友善墻上沒一件衣物。
友善墻旁停了一輛汽車
一面樸素的墻,跨越國界,來到中國,來到四川南充。在這面“友善之墻”上,任何人都可將自己多余的衣服掛上,而有需要的人則隨時可將它取走。它傳遞著一個美好愿望:不讓困難人群在冬季瑟瑟發抖。
當朋友圈中傳出南充首現的“友善之墻”,不少網友紛紛點贊,希望出現更多的“友善之墻”。然而,當愛心還沒四處發散,“友善之墻”就已經“陣亡”。因衣物隨意丟棄路面,發出惡臭。最后以影響市容市貌被投訴,環衛工人將衣物收走。
愛心公益遇尷尬
晾衣桿被偷
王靖雯,南充“友善之墻”的發起人。今年25歲,在南充一所職校任美術老師。不久前,王靖雯得知“友善之墻”傳遞到了成都、重慶、青島等地,下一站是哪里?她便有了接棒的想法。她表示,這么做就是希望“一些人能夠在‘友善之墻’得到急需的幫助?!边@也是她第一次做公益。
“友善之墻”就是一項公益活動,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急需之人。在寒夜打掃街道時,環衛工人可取用墻上的衣服保暖;瑟瑟發抖的流浪人員可以取用衣服、鞋襪用來御寒等等。
2月2日晚,王靖雯和其他4名年輕人,專門找來繩子和木桿,將其固定在白塔大橋下面的橋洞里?!暗谝幻鎵υ隈R路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于是第二天我們把‘友善之墻’移到了臨江的橋洞下?!?/p>
王靖雯介紹,因為之前通過朋友圈的傳播,補充的衣物越來越多,一根晾衣桿根本掛不下,她就和朋友又買來一根鐵質晾衣桿。可幾天后,晾衣桿竟被人偷走,衣物隨意丟在地面?!罢f實話,心里還是挺難受的,有點灰心。”
記者調查:“友善之墻”被扣走 捐贈衣物一件不剩
從最初的“捐贈衣服壓斷晾衣桿”到如今的衣物隨意丟棄,友善之墻”又發生了什么呢?2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模范街白塔大橋橋洞處的“友善之墻”。沒有一件衣服,一根晾衣桿被掛在空中。除了川流不息的車輛,鮮有行人走過。若不仔細觀看,還以為墻面上是誰的涂鴉之作。
“友善之墻”位于墻洞兩側。橋洞一側,在約3平方米的墻面上,墻底用藍色顏料打底,上面畫上白色的樹。
左邊寫著“友善之墻”、“需要的人可以拿走它們”等字樣;右邊寫著“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多余的‘衣服、鞋……’留在這里和對面”。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臨江橋洞的“友善之墻”,臨江的“友善之墻”依然沒有受到善待。沒有一件衣物,墻面上“友善之墻”四個字也被人摳去。
環衛工人:基本無流浪漢 多為老年人取走
難道所有衣服都被所需之人取走了?徐師傅,是負責模范街到白塔大橋的環衛工人,每天在這路上不知要走多少個來回。從“友善之墻”開始時,自己便看見了它的變化。“基本沒有流浪漢來取,這衣服大多都是老年人拿走的。”徐師傅告訴記者,自從這墻面上開始掛衣服開始,白天路過行人更多都是打望兩眼,不少散步的老年人,趁著天黑取走衣服,但是看衣著,他們壓根不像是需要幫助的人?!耙驗橐路芏啵暨x時不少衣服滑落,被他們踩在地上,也不會撿起來?!?/p>
隨后記者又詢問了負責濱江大道白塔大橋處的環衛工人。“因為影響市容市貌,被取締了?!彼麄兏嬖V記者,前段時間的陰雨綿綿,加上捐贈衣物被隨意丟在地上,衣服上滿是污水和泥垢,時間一久,便發出一股臭味。有些騎電瓶車的人遠看以為是個垃圾堆,就把手中垃圾隨手一甩。
公益人士:考慮監管問題專人管理必不可少
“從現實來看,讓捐贈受助雙方完全自助只會一地雞毛,安排專人管理必不可少?!苯鸾z猴群公益聯盟負責人金高峰告訴記者,在這方面,愛心機構、慈善組織等可以用好志愿者服務資源安排專人打理、把好關口;通過規范化運營實現捐贈規范、取用有序,從而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對于滿溢的愛心和茫然的需求者,做好宣傳、引導也應該是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
金高峰所在的公益組織,從事公益事業已經6年。他認為真正需要舊衣服的地方,其實是偏遠山區。如果愿意,金絲猴可以接收市民的舊衣物,將其送給有幫助的人。
另一公益人士也表示:“建設愛心墻時,要考慮它的監管問題,不能盲目設立。在方便捐受雙方的同時,應該保證它合規,且處在管理之中?!?/p>
/新聞鏈接/ 何謂“友善之墻”?
據報道,“友善之墻”最早興起于伊朗。當時是2015年,伊朗遭遇嚴重寒潮,加上國家經濟危機,社會上流浪者激增。面對嚴寒,很多流浪者最需要的就是保暖的衣物,于是有人就開始在墻上掛放衣服,并命名“友善之墻”。這是一種低成本卻高效率的慈善,至于是誰先發起已經無從考究,但是這種在墻上掛衣服的“友善之墻”卻在伊朗流行起來,并幫助了很多的無家可歸者。目前類似的“友善之墻”已在國內多個城市出現,實現了舊衣的再利用,也幫助了社會弱勢群體。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陳俊君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