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家住深圳龍華的孕婦羅小姐在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做孕檢時,發現有乙肝小三陽;而當她在該院做了乙肝定量檢查時,卻被檢出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未感染乙肝病毒。涉事醫院表示,該院醫技人員對患者單個標本操作誤差,致其孕檢誤檢為“乙肝小三陽”,已向患者致歉并取得諒解。
孕婦兩次檢查
乙肝結果截然不同
家住龍華新區的袁先生介紹,今年1月13日,妻子羅小姐在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做了孕前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患有乙肝小三陽。為了進一步確認感染情況,2月3日,羅小姐又到該醫院做了乙肝的相關檢查,但沒想到的是,第二次檢查結果出來后,檢測結果卻顯示其在乙肝方面的相關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未感染乙肝病毒。袁先生提供了兩份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的“檢驗報告單”,證實了他的說法。
袁先生表示,為此他前后已跑了六趟醫院,但目前還是不清楚到底哪份檢驗報告單是正確的,“檢驗報告應該是很嚴謹的,出現這樣的錯誤真不應該”。
涉事醫生:
第一次檢驗的標本丟失
同一家醫院做的檢查,為何會有自相矛盾的檢測結果?對此,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負責檢驗的唐姓醫生表示,羅小姐的兩次檢查屬于用不同的方法檢測同一個項目,第一次是“定性”檢查,第二次是“定量”檢查,根據第一次檢驗報告單,羅小姐為乙型肝炎攜帶者,而根據第二次的定量檢查,羅小姐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唐姓醫生表示,一般而言,患者到醫院做檢查,醫生開的單子上會有條碼,抽血時醫護人員會掃條碼,會把病人的條碼貼在對應的血清處,基本上不會出現錯誤。羅小姐兩次的抽血標本,第二次定量檢查的標本已經核查,檢驗結果是正確的,第一次的抽血標本暫時沒有找到,“時間太久了,標本一般保存半個月或兩到三個星期……”
唐姓醫生稱,他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不排除有錯誤性的可能,“標本弄錯,或者抽血抽錯了標本,現在暫時沒找到標本,肯定不了……估計是標本的問題,第一次標本弄錯了,可能抽的不是這個人(羅小姐)的標本,第一次檢測的標本不是她,現在想知道結果,最準確的,是再復核(抽血檢驗)一次。”
回應
涉事醫院:
系醫技人員操作誤差
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方表示,經內部調查,組織相關科室負責人、專家及醫務人員對患方提出的質疑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分析,調查結果為:這是一起偶發的由于醫技人員對患者單個標本操作誤差所致的誤發檢驗報告事件;醫院積極與患方聯系,誠懇向患方致歉,取得患方諒解。醫院并免除乙肝兩對半檢查的相關醫療費用,給予適當的補償;醫院將重新梳理相關流程,汲取教訓,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提高醫務人員的安全意識。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