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飯店
馮先生的鼻梁受傷
瀘縣工商部門:未提前告知顧客價格上漲就不合理
過年期間,買來的蔬菜價格都比平常更貴,所以我們的小菜價格每份也比平時貴了2塊錢,不過服務員事先沒有告知顧客漲價的事。”
——飯店老板說
春節期間,小菜價格和人工成本都有所上漲,商家適當調整價格合情合理。但商家并未提前告知顧客漲價事宜,存在一定不合理。”
——瀘縣發改局
春節期間,不少行業紛紛進入“春節式漲價”模式,上漲的幅度有大有小。2月12日,正月初五,重慶游客馮先生和家人朋友從自貢看完燈會返回,途徑瀘縣一飯店吃飯時,遭遇了“小菜一碟漲兩元”。由于餐館實收價格和菜單上不一致,馮先生一行很不高興。
飯店則認為,春節間小菜貴,每道小菜漲2元合情合理。一語不合,雙方在現場發生沖突,雖然雙方有人受傷,但受傷最嚴重的還是重慶游客馮先生:鼻梁骨折了。最后雙方在派出所調解下簽字,各負其責。但馮先生認為,鼻梁骨折要花一兩萬,事情有點大了。
2月17日下午,瀘縣發改局對此回應,春節期間,小菜價格和人工成本都有所上漲,商家適當調整價格合情合理,但商家并未提前告知顧客漲價事宜,存在一定不合理。
顧客投訴
餐后多收費 店家態度差起糾紛
2月17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聯系上當事一方、來自重慶的游客馮先生。據他講述,2月12日,他們一行14人開了4輛車從重慶到自貢看燈會,返回途徑瀘縣時至中午,便在瀘縣“龍城味道”餐館吃午飯。
由于14人坐一桌有些擁擠,他們便分散成了兩桌,點了不少菜開始食用。“飯后表哥去結賬,對方就說要多收費。他要多收費,但是他們菜單上又沒有注明,就產生了口角。”馮先生說,表哥把多收的錢都給餐館以后,店家的態度依然不是很好,而且很生氣,“店家說就漲了那么點錢你們都還要說,沒得錢就不要吃飯嘛。”
隨后,馮先生一行中有人拿出手機,準備拍照舉報、投訴店家。“然后他們就有人來搶我表哥的手機,在搶奪的過程中,就把表哥推倒了,然后就產生了拉扯。”馮先生說:“就在拉扯過程中,我被餐館的廚師把鼻梁打骨折了,當時還流了很多血。”
鼻梁骨折 派出所內雙方協調
馮先生說,在他們撥打了110報警電話后,附近的巡警很快趕到,并將發生沖突的雙方帶到瀘縣公安局玉蟾派出所。馮先生要求去醫院檢查,餐館也有3人提出要去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是馮先生“鼻梁兩側骨折”,醫生建議等恢復幾天后,還需要做矯正手術。在派出所簽了處理協議之后,他們就要回重慶了。
馮先生說,臨走時,對方還威脅過他們。
回重慶后次日,馮先生又到重慶的醫院去檢查,經過重新照片,醫生診斷:鼻梁粉碎性骨折,有錯位,休息六七天后要做個鼻梁復位手。馮先生說,這就感覺事情有點大了,單是做這個手術的費用都要一兩萬元。
飯店回應
小菜漲2元 事先并未告知顧客
17日下午,記者來到瀘縣事發餐館“龍城味道”,了解事發時的情況。
該店老板陳偉說,當時他們來了接近20個人,看到有顧客光臨,服務員立即安排了店內的2個圓桌給顧客,并將菜單遞了上去。當時,顧客點了不少菜品,除了2個素菜以外,其他都是葷菜。用完餐到前臺結賬時,顧客發現其中兩道素菜的價格與菜單上的不一致,原價10元/份的素菜在記賬單上變成了12元/份。于是顧客就向她詢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過年期間,買來的蔬菜價格都比平常更貴,所以我們的小菜價格每份也比平時貴了2塊錢,不過服務員事先沒有告知顧客漲價的事。”陳偉說,當時也是這樣給顧客解釋的,但是顧客貌似有意見,嘴上碎碎念,但還是將370元用餐費付了。
顧客先挑事鼻梁系自己碰骨折
陳偉說,因為顧客說的話不太禮貌,心急的她便回了一句:“消費不起就不要進館子”,沒想到卻引發了更大的沖突。
“當時他們還在外面罵,廚師就跑出去,把他們消費的單子給他們,讓他們去問問四周的餐館,過年期間到處都漲價,是不是這樣收費的。”令陳偉沒想到的是,此時顧客中的一名男子忽然一巴掌就給廚師扇去,并將消費單撕毀。
隨后,陳偉和另一名廚師指責對方動手打人,場面越發混亂。這時,其中一名顧客便將餐館內的一張長凳舉了起來,由于怕真的打出事,在飯店消費的其他顧客連忙抓住了板凳的另一頭。“就是在爭的過程中,顧客自己撞到了鼻子,不是我們打的。”
對于搶手機一事,陳偉說:“當時顧客拿出手機在外拍照,他們并沒有制止。起了沖突后,我拿出手機報警,被對方的人搶了手機。我們開了五六年的館子了,每年春節都會漲點價,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顧客。”
目擊者說大爺先發飆
幾個人圍著廚師動手
餐館旁邊的五金店老板謝女士稱,事發的前半部分她沒有看到,都是后來聽說打起來了才出來看。“我看到幾個人圍著那個姓王的廚師動手,有人還用腳踹。”
“幾個人圍著一個人打,一邊打還一邊罵。”餐館老板的鄰居稱,是一個70歲左右、長白胡子的老者先動手,打了廚師一耳光,廚師第一次沒有還手。后來沖突升級,幾個人就圍著廚師,一陣拳打腳踢。“鄰桌吃飯的客人都看不下去了,打人者打算來拿板凳,結果客人按著板凳不讓拿,以免情況更加嚴重。”
對于春節期間菜價上漲一事,記者走訪了附近的幾家餐館,各店的老板均表示,過年期間,小菜的購買價格會比平常高出很多,但他們并沒有提高本店出售的菜品價格。“我覺得漲2塊錢我可以接受,確實小菜的價格有點貴,成本高,商家也想回本。”一家川菜館的老板說。
兩方回應派出所雙方協商 受傷費用各自負責
17日下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來到瀘縣公安局玉蟾派出所了解情況。據辦案民警介紹,他們接到報案后,附近的巡警很快趕到了現場,發現糾紛雙方都受了傷,就將雙方帶到派出所處理。“考慮到一方是重慶人,離瀘州比較遠,他們來說比較麻煩,也耽誤他們的時間,要求他們雙方協商解決。”
經過協商,雙方的檢查費用由各自承擔,雙方對于協商結果都認可,并進行了簽字確認。記者在雙方簽字的調解書上看到,飯店一方陳某傷勢未出報告,而另一方馮某鼻子骨折。檢查治療費用由雙方各自承擔,雙方都簽字并按了手指印。
物價部門
標價和實價不一 存在不合理
春節期間小菜價格上漲,店家適當提高菜品價格是否合理?
瀘縣發改局價格監督檢查局局長鄧樹青表示,物價定價包括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控,而他們所產生的糾紛時的價格是由市場調控,在春節期間,小菜價格和人工成本都有所上漲,在此基礎上,商家適當調整價格,也是合情合理的。
鄧樹青表示,如果商家在未提前告知價格上漲,收取的費用又和菜單上標價不一致時,就存在不合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沒告知,都是不合理的。”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