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就是否為食物中毒展開調查結果表明死者非食物中毒
參與現場勘查民警身體突發異樣
2015年7月6日上午10點30分,天津市東麗區公安分局民警接到一名男子報警電話稱,他的鄰居老謝向他求救,說自己的妻子和小女兒昏迷不醒,讓他盡快報警。報警人表示老謝本人也已神志不清。接警后,東麗警方迅速到達案發現場開展偵查工作。
《法治在線》視頻:隱形“兇手”
警方現場勘查排除闖入行兇地面跡象表明可能為中毒所致
案發現場位于這家大型綜合批發市場的一間平房內。女戶主霍某躺在地上,七歲的小女兒則躺在床上,兩人都已經失去生命體征。戶主謝某和13歲的大女兒已經被鄰居叫來的120急救車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刑事技術人員通過現場勘查發現,謝某家基本處于封閉狀態,且門鎖也完好無損。由此排除外來者闖入行兇的可能性。家中地面零亂,玻璃杯打翻在地,水灑了,地面有嘔吐物。跡象表明,謝某一家的悲劇很有可能是中毒所致。
警方就是否為食物中毒展開調查 結果表明死者非食物中毒
負責現場勘查的民警首先想到了食物中毒。當從蘇醒過來的謝某和大女兒口中了解到案發前他們家吃的是餛飩后,偵查員們找到了謝某的妻子霍某在案發前一天購買食材的店鋪,并提取了樣本進行檢驗。
然而結果表明,并未檢測出常見毒物。警方在現場還提取了多種物品再次檢查,包括油鹽醬醋、甚至垃圾筒里的東西都檢查了,但還是沒有檢查出來有毒物質。因此可以斷定并非食物中毒。
再次勘察現場 “毒”字致案件再陷漩渦
警方決定第二次對案發現場進行勘查,時在謝某家的冰箱下面,他們發現了一些蚊蟲尸體,這在現場的環境中顯得有些反常。
警方在現場發現一塊奇怪的小黑板,上面隱隱約約寫著三個類似于“毒”的字,彎彎曲曲不像成人的字,這究竟是誰所寫?三個看似不太規整的“毒”字,將案件再次帶進漩渦。而就在此時,醫院傳來消息,謝某的大女兒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尸檢表明死者死于磷化物中毒 三次勘察一無所獲
法醫的尸檢結果表明,受害人謝某一家很有可能是吸入了某種磷化物的氣體導致的中毒。這樣的尸檢結果讓偵查員們聯想到先前在小黑板上無意中發現的三個“毒”字。
調查民警推測,小黑板上的毒字或許是在上一年級的小女兒臨摹的,也就是說在遇害前小女孩一定在家里某種物體上看到了這個“毒”字。警方第三次對案發現場進行勘查,仍一無所獲。三個“毒”字,時刻充斥著每一個偵查員的大腦。
參與現場勘查民警身體突發異樣
就在此時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先前一直參與現場勘查的幾名警察的身體突發異樣。幾名參與調查的民警都出現食欲不振、鬧肚子等癥狀,起初大家都沒有放在心上,后來才意識到可能是現場空氣有問題。
案發現場屋內存在有毒氣體
環保部門檢測數據顯示,案發現場屋內充斥著過量的磷化氫氣體,這是一種無色、劇毒、的易燃氣體。過量吸入磷化氫,會對人體的心臟、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肝臟造成致命損傷。
這樣的發現讓現場所有警察都大吃一驚,盡管距離案發已經過去了七十二小時,但中心現場仍然存有大量足以致命的有毒氣體,這就是奪走謝某一家三口姓名的罪魁禍首。
案發現場隔壁發現“糧蟲凈”殺蟲藥
之前的三次現場勘查已經排除了謝某家中藏有毒源的可能性,現在警方決定,從中心現場向周邊擴散,搜索可疑的有毒物。警方在隔壁房間存放玉米粒的倉庫內發現縫隙中有“糧蟲凈”殺蟲藥。
經警方詢問,倉庫貨主承認7月4日晚買回一公斤糧蟲凈并分裝成若干包放于玉米粒之間。
農藥受潮后會揮發有毒氣體
據了解,這種藥成分中的“磷化鋁”毒性較小,但遇到潮濕的環境或遇到酸時會分解出磷化氫氣體。當天該貨主上午投放完,晚上天津就下起了雨,而這些粉末狀的磷化鋁遇潮便揮發生成了有毒的磷化氫氣體。
案件水落石出 農藥揮發飄入家中 吊扇成“幫兇”
但紙包里的磷化鋁是在被害人家隔壁的倉庫里發現的。這種有毒的磷化氫氣體又是怎么進入到謝某家的呢?
原來被害人的家所在的位置原本是隔壁倉庫的一部分,只是中間做了隔斷和吊頂后出租,用來住人。事實上,表面看似嚴實的吊頂上面是完全與隔壁倉庫連通的空間。
被害人家中的吊扇成為了有毒氣體的幫兇,在它的作用下,大量磷化氫氣體從吊頂上循環進入案發中心現場,而案發當晚謝某的妻子和小女兒就睡在吊扇的正下方,因此她們吸入的有毒氣體最多,從而當場死亡,而謝某睡在了距離吊扇較遠的單人床上,僥幸逃過一劫。
專家提示:含磷殺蟲劑用途廣泛切記正確使用
目前,這名倉庫貨主已被司法機關以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采取強制措施。含有磷化鋁的糧蟲凈因為殺蟲效率高、經濟方便而在我國農村得到廣泛使用,一般用作糧食熏蒸的每噸用量是3到8片,大約一二十克。
而這起案件中,這名倉庫貨主投放了1公斤含有磷化鋁的糧蟲凈,已經超標。而且投放完后也沒有對倉庫進行相應的密閉、防潮等措施,從而導致了這起案件的發生。對此專家提示,使用含有磷化鋁的物質一定要注意密閉、防潮、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投放量進行操作,切不可圖一時之便。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