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盧雯 黃釗) 春節(jié)期間,大冶一民警返鄉(xiāng)過年,聽聞家附近的寺廟收留了一名流浪青年,便利用休假時間查明其身份并與其遠在山東的父母取得聯(lián)系,從而意外獲悉該男子已失蹤5年。2月15日,在民警的牽橋搭線下,其一家人終得團圓。
2月10日(農歷大年初三)下午16時許,湖北省大冶市靈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民警黃釗休假回到金山店鎮(zhèn)的老家過年。在與村民閑聊的過程中,他得知在自己村子旁邊的寺廟里,住持收留了一名無家可歸的青年男子。
盡管休假換上了便裝,但他仍決定前往寺廟了解情況。據住持介紹,大年初一,他在寺廟附近見到一名衣衫襤褸的青年餓得奄奄一息,便將其帶回寺廟中,煮了一鍋素面,青年狼吞虎咽地吃了幾大碗才緩過神來。當晚,該青年便被安頓在寺廟隔壁的房間里住宿下來。
黃釗發(fā)現(xiàn),該青年既無身份證也沒有手機,且不愿意與人多說話,無從知曉其身份信息。但他并沒有放棄努力,在不斷嘗試與其交流后,青年放下戒備說明自己叫張某,父親叫張某平,母親叫呂某,家住福建,但記不起具體住址。
黃釗詢問張某為何不回家,張某答道:“沒法回去。”問其是否想家人,張某很肯定地點點頭。
2月13日,黃釗來到金山店派出所找好友張旭,兩人通過人口信息庫查明張某確為福建人,今年28歲,并輾轉通過當?shù)毓矙C關與其父母取得聯(lián)系。這才得知,張某已經離家5年,其父母也于去年遷往山東打算定居,只是戶籍還未來得及辦理遷移手續(xù)。
得知失蹤了5年的兒子被找到,父親張某平和母親呂某在電話中喜極而泣,家境拮據的兩人當即借錢買了當晚出發(fā)的車票。
2月15日上午11時許,夫婦倆從山東老家風塵仆仆趕至湖北黃石,民警黃釗早已等候在站臺外,他親自開車將兩人送達張某寄宿的寺廟前。
見到父母,張某忽然像個認錯的孩子,滿臉通紅地低下了頭,而張某平和老伴兩人早已是淚眼模糊。
待三人情緒平靜下來,張某平告訴民警,兒子有輕度智障。2011年6月,23歲的張某和父親在天津務工時因瑣事發(fā)生爭吵,沖動之下,張某不僅在言語上頂撞了父親,還朝父親動了手。
“我胸口痛了半個月才好。”據張某平回憶,那次爭吵過后,兒子就負氣離了家。傷透了心的張某平沒有立即尋找兒子,以為兒子獨自在外面謀生一段時間,體味了父母的辛苦便知道回家,誰料等了一年,兒子還沒有回來。夫婦倆徹底慌了神,發(fā)瘋似地到處尋找兒子的下落,期間還向當?shù)毓矙C關反映過情況,采集了指紋和血樣,期盼著能收獲兒子的一絲音訊,卻始終如石沉大海。漸漸的,他們感到希望越來越渺茫,甚至不敢去想兒子是否還活著。
“他離家前粗心弄丟了身份證,我特地去派出所給他補辦了一張,一直帶在身邊,就是怕他哪天想回家時坐不了火車。”說著,母親呂某從口袋里掏出兒子的身份證。
15日下午14時30分,黃釗駕車送張某一家來到黃石火車站,三人順利買好返程車票,并排坐在候車廳里,滿臉的幸福。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