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評】
“這學期我這么認真學習,如果學校還是讓我掛了,就讓教授們體會下當年盧剛的恐懼。”這話出自在美國愛荷華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倪某。媒體報道,倪某在社交網站INS上發了兩張持槍照,因此被開除,吊銷簽證、遣返回國,而倪某回應,這并不屬實,學校的最終處理結果還沒有公布。中國留學生
“盧剛的恐懼”是什么?同樣是在愛荷華大學,1991年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射殺了教授等5人,引起恐懼,此事被改編成電影《暗物質》。一名被害人的家屬還捐錢成立博士國際學生心理學獎學基金。
留學生發槍照,玩笑成“遣返”?“盧剛的恐懼”究竟有多恐懼?倪某的“玩笑”觸犯的是法律禁忌,還是道德禁忌?是缺乏法制觀念,還是缺乏悲憫心與生命意識?這是給我們什么啟示?
聽聽啟明怎么說,請點擊上方《明說吧》視頻節目吧:)
【今日速評】
1哈爾濱“天價魚”調查 別自相矛盾!
2 北京一日游罵人導游 為何如此囂張?
3在押嫌犯 未擦鼻涕被同監打死?
4賣地收入27萬億 出讓金去哪了?
親們,更多內容,請觀看2月16日晚20點30分搜狐視頻節目《明說吧》。
周一到周五每晚八點半,上搜狐網搜狐視頻,搜狐新聞客戶端,手機搜狐網,點擊“明說吧”視頻,啟明與您一起縱論天下事。
《明說吧》微信公眾號:明說吧欄目
《明說吧》公眾平臺地址:http://mp.i.sohu.com/s40000233710315/profile
《明說吧》視頻主頁地址:http://tv.sohu.com/s2015/stx/
【昨日節目回顧】放過那個“鳳凰男”!
大家好,歡迎收看《明說吧》,有話明說,我是啟明。各位過年好,春節這團圓飯味道醇厚吧,不過有一頓團圓飯,就是這張照片,賣相不好,卻在春節期間搶奪了無數人的眼球。
啥事?某上海女青年陪江西男友回家過年,一頓飯之后,就連夜“逃離”的事情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這位女青年88年出生,跟江西農村出生的男朋友相處了一年,感覺還不錯。但當她陪男友回老家,面對昏暗燈光下簡陋的餐具與飯菜時,卻再也無法忍受,吃了飯,就決定分手,連夜回家。
這事情,是不是炒作,就像是知乎的詐捐女神事件有人為操縱,現在還無法認定。但是這個事情激發了無數人的口水是真的。
很多人批評女青年嫌貧愛富,有人也為之辯護,說婚姻本應該門當戶對,價值觀差異太大,無法相處。此外,城鄉差距、階層固化與社會流動問題,還有“孔雀女”與“鳳凰男”的……各種討論唇槍舌劍,其實也是多元價值圖譜的體現,議議挺好。
我注意到有人說,城市居民作為既得利益者,認為“在中國有些人就應該天然受窮,就應該天然的沒有遷徙自由”,啟明不敢茍同。所謂的價值觀差異,不過是“用英國瓷器喝茶”,“懂得優雅的說吃7分熟的牛排”,這類日常消費、生活習慣的差異。說白了,這些價值觀,這些差異,不過是“現金流的凝結”。然后,必然需要現金流來作為支撐。離開現金流的品味,沒有任何意義。
再說婚姻的功利化問題。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公共福利保障尚不充分與公平,某種程度上社會還處于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之中時,人們看重婚姻中的物質條件,這并不為過,甚至理所當然,做道德批判沒有太大的意義。
也就是說啊,一個人在婚姻中,感情之外作出的那些精明選擇的選項之間,并不會有壓倒性的差異,不過是在不同特征組合之間進行選擇。這種選擇從來不會是在一個普通男生與都教授之間挑選,也不會是在普通男生與王思聰之間挑選。無非要么是在都教授與王思聰之間選擇,要么要顏,要么要錢。
有人說是鳳凰男惹的禍,是這樣的嗎?“我奮斗了18年,現在終于可以與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相對城市同齡男生,鳳凰男也有自己的優勢。一般而言,他們更聰明、更有進取心、有更強的毅力與情商,畢竟,他們是經歷過生活的考驗,依靠自身努力而達到今天的成就的。把這些特質換做更現實的東西,那就是現金流。這對于城市女青年今后的生活品味、滋養她們的價值觀,必不可少。更長遠的看,這些特質對于成功的意義,不言而喻,而這恰好是今天人們所最為看重的。
當然,鳳凰男也有自己的缺陷。除了父母養老需要更多開支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房子。從1994年房改算起,房價也經歷了20多年的持續上漲。有人說啊,京滬房價永遠漲,似乎不但是一種口號,甚至是一種信念。但是和房子相比,人的技能、毅力、聰明才智、情商,以及因之而來的現金流,是更為堅實的保障。
其實,撇開這些,最為珍貴的,是感情。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領頭各自飛,只有感情,才能永遠的牽絆兩個人相濡以沫。就像最近電影《美人魚》里,富豪鄧超最后還是選擇了純潔的感情。最現實最物質的條件,是感情,不是嗎?
回到事件本體,一個以上海女孩男友江西男子口吻發布的聲明說,飯菜只是不好看,其實好吃,他知道強扭的瓜不甜,平靜的找車送女友,既然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他發微博表示,自己將留在家鄉創業。如果屬實,這個“鳳凰男”還是挺可愛的。
有媒體報道,一位江西女孩看不下去了,給“上海女”寫了新信,認為許多人對江西存在著偏見,缺乏對江西年輕人的認識和了解。江西生態資源豐富,完全能夠滋養年輕一代的夢想和愛情。
最后啟明要說啊,今年春節,涌現了很多返鄉日記,學者的、記者的等等,上海姑娘這個真偽待考的網帖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返鄉日記,對真實社會生態的展示。有人就說,基層秩序、公共服務缺失的農村,怎能不逃離?農村沒有光復,何談淪陷?
《人民日報》針對此事的評論,名字就叫做《農村,說聲愛你太沉重》,其中就說到,春節返鄉團圓,恰恰是對農村出身與社會關系的再次確認,而那位女孩的連夜出走,也正是對這種社會關系的拒絕。這不僅僅是城鄉差距、階層固化的問題,而是農村大學生在向上流動之后,如何去重新構建自己的社會身份的問題。
明說吧,在這個新時代,希望不要把“鳳凰男”標簽再放大化,不要以家庭出身與社會關系的名義將個體掩埋。
進入速覽時間。今天的速覽有個關鍵字,法!辦法的法,法律的法,法治的法。
“關乎6000萬人的利益,國務院出手了”,這是一家媒體的新聞標題。說的是猴年上班第一天,為了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辦法,比如,外出務工人員應該盡量帶孩子一起,不得讓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想起前一段畢節四兄妹服毒去世背后,就是孩子獨居的背景。規定有了,怎樣約束和實施呢?啟明也想到了一句話,農民工就像是搬磚的,“搬起磚,就沒手抱你;放下磚,就不能養你。”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已經高達6100多萬人,大約5個孩子中就有1個留守兒童,現實很尷尬,問題很復雜,執行更需要智慧,原因你懂得的。
關愛留守兒童,得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法治社會,守法很重要。去年青島的天價蝦事件,我們還沒有忘記,而在春節期間,哈爾濱發生了天價魚事件。游客陳某反映他被宰:單價389元/斤的10.4斤鰉魚,結賬時成了14.4斤,兩桌飯花了1萬多元,打完折也七千多,擱在平時,鰉魚幾十塊一斤,春節漲一些也正常,但是漲到每斤幾百元還正常嗎?
哈爾濱市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已查實餐廳系明碼標價。明碼標價就沒問題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獲得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的交易條件。據稱,結賬時,商戶把10.4斤鰉魚,結成14.4斤,這又是什么回事?這事已經鬧得紛紛揚揚,監管部門應該給個說法,做生意,得守法。
不守法,后果很嚴重。春節期間,香港旺角發生騷亂,一些警察和新聞工作者受傷,令人痛心。被起訴的嫌犯已增至40多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被捕人員多為無業,且不少屬于一些極端政治組織。香港以法治聞名于世,可如今一些不法分子興風作浪,讓法治蒙羞。昨天,一些市民舉行“撐警”游行行支持警方執法,表達對暴亂不滿,
香港亂了,誰是贏家,誰會亢奮?有個消息可對照看,春節期間,內地赴港旅游團的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七成,創下十年來最大跌幅。香港不能亂,這是我們的最大共識。
法律不可挑戰,冤案必須平反。前不久,媒體報道蒙冤23年的陳滿被無罪釋放。此事的推動者,是71歲的程世蓉老人,中國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退休人員。她10多年前聽到陳滿的冤屈后,便自學法律,義務為陳滿冤案奔走,長達11年之久。
據報道,陳滿案平反后,她的小女兒寫了一段話:“狄更斯說: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輩。我媽十幾年的努力,不光在拯救一個人和一個家庭,也是用自己的行動在說:一個普通人如何不成為一個庸碌之輩。啟明愿意把狄更斯的這句話送給觀眾,送給每個為正義奔走的好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