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昆明南壩人力資源市場,眾多返城務工人員在招聘大廳咨詢用工情況。記者 楊崢 攝
2月3日,在省人才市場,一位市民正在看招聘信息。 記者 高偉 實習生 周柯妤 攝
保姆缺人!快遞缺人!廚師缺人!保安缺人!春節剛過,不少服務行業紛紛貼出招聘啟事。記者采訪發現,目前昆明用工市場的“兩難”現象仍較突出:一方面是用工單位存在用人缺口,節后急著招人;而另一方面卻是打工族想找到個合心意的工作也沒那么簡單。這一現象最突出的要數家政業,收假這幾天,開價1.2萬元,也不一定預約得到月嫂。
招工難
現狀
保姆月薪秒殺白領還是很難預約到
“打掃衛生、做做飯的普通保姆月薪最起碼五六千,平時8千~1萬的金牌月嫂,你現在開價一萬二,也很難找到人。”昆明家政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邵靖雯表示,昆明保姆市場1月下旬就進入了春節模式,鐘點工和保姆工資開始輪番上漲。以協會內的龍鳳院家政為例,平日里,月嫂服務基本能夠滿足市民預約需求。可剛過完春節,月嫂、護工、保姆等工作人員半數還沒回歸工作崗位,導致家政服務預約難,“提前交付定金的預約單,我們還能保障,但臨時的預約就會很難。”
此外,鐘點工的工資也普遍上漲,“平時市場上鐘點工的價格在30元左右,這幾天已超過40元。”為了能留人,不少家政公司均開出高價,到元宵節前,以天來計薪,“像大年三十、初一和初二,我們公司的護工、保姆、月嫂等的每日工資從140元、300元等漲至280元、600元不等,聽說還有個別家政企業的工作人員,每日工資漲了3倍。而元宵節前,工資也會比平時高出不少。”龍鳳院家政的一位負責人說,“為滿足市民需要,除去月嫂等,春節期間,其他管理人員都在加班,不然工作壓力會很大。”
現狀
餐廳因缺人大門緊鎖開業先貼出招聘啟事
歷年的春節前后,都是餐飲業用工最“尷尬”的時期,一些中小型餐館的外鄉員工為了在家過個好年,不惜辭職返鄉。昨天,記者在市內走訪,發現不少餐館還未開業,其中部分原因是因為缺少員工。
在廣福路附近,一條街上只有3家開業的餐館,其余全都是大門緊閉,有8成還附加“招聘信息”。記者看到,從餐館的洗碗工、服務員,到廚師、收銀員,人員緊缺現象突出。
午飯時間,在興苑路的一家騰沖餌絲店,除了老板娘李女士,就只有一名店員在干活,因為人手不夠,店老板和她的家人都上陣打下手了。收錢、煮餌絲、洗碗……從中午到晚上,李女士幾乎是連軸轉干活。記者看到,在店門最顯眼的位置貼出了招聘的“英雄帖”,并打出“沒有永遠的員工,只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的口號。
現狀
3成快遞員還未到崗臨時工可預支工資
“急招順豐快遞臨時工200名(男生),年齡17~45歲,沒有殘疾病都可以報名,每天工作12小時,無吃住,無需電動車。半個月結算一次工資,沒錢可以預支。”在一家本地服務類的網站上,這則快遞招聘廣告已掛了半個月。
春節期間,快遞業也深受人手不足影響。記者了解到,雖已收假兩天,仍有近3成快遞員由于多種原因未能到崗,加之節前的包裹積壓,業內估計要忙到元宵節后,快遞員才能輕松些。
黃師傅是中通快遞一位資深快遞員,隨著長假的結束,黃師傅也第一時間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與他預料中的一樣,他所在的網點,今年又出現了幾個快遞員辭職的現象。
“很正常,年年如此!”黃師傅說,一般辭職的都是年輕人,回家結婚、找到其他工作等原因都有。記者看到,這個網點到崗的快遞員大多家在昆明,而且年紀較大。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年整體經濟不景氣,加上待遇等原因,很難留住人,可以說春節后是除了“雙十一”外,快遞行業壓力最大的一段時間。
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快遞公司,發現除EMS、順豐兩家快遞公司的員工較穩定外,像中通、圓通等公司的快遞員流失較多。業內人士黃女士表示,EMS是最穩定的一家,此外,因順豐的網點都是直營店,管理較規范,待遇較高,所以也能留住人。至于其他快遞公司,大部分為加盟店,每個網點的管理、待遇等各方面不一樣,造成人員流失也較多。
據歷年統計數據,大型快遞公司集散中心的人員流失率達50%,快遞業務員的流失率在35%以上;規模稍小的快遞企業境況更難,集散中心的員工流失率高達80%,而快遞業務員的流失率達到50%左右。
除了快遞員,外賣網站的送餐員也成了稀缺工種。從1月份開始,餓了么在網絡上招聘春節長假臨時工。招聘廣告是這么寫的:急招送餐臨時工50名,18~45歲以下,要求男生,無生理疾病都可以。工作時間從早上10點到晚上7點,17元/小時,不包吃住。工作主要內容是附近小區送餐,無任務,有單就送,公司提供電動車,工資月結,沒錢可以預支。
求職難
好工作都要有經驗的農民工只愿打零工
小楊(化名)站在橋邊抽著煙,身旁便是昆明南壩人力資源市場。
大學畢業后來昆明打拼,兩年來,小楊干過四五份工作,可都干不長,沒辦法,只能一收假就跑來人力資源市場碰運氣,“看著招聘會上崗位挺多的,但是要不需有工作經驗,要不就什么都不限,達不到我預想的待遇。”
市場外,和小楊一樣前來找工作的人約有20余名,既有40歲以上的中年人,也不乏90后。他們有的看著中介外的招工單,有的只是聚在一起聊著天。一詢問,大多為找不到好工作犯愁。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找工作難也成為一個突出問題,尤其體現在年輕人身上。相關人力資源專家表示,轉變求職觀念有助于緩解找工作難的情況,“多數年輕人覺得簡單體力勞動不是他們應該干的,都想找輕松體面的工作,假期和工作環境也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而用工市場上這種工作畢竟是少數。”
而在近華浦路附近的一處外來務工(農民工)人員聚集地,聚集著十多名外來務工者。
今年53歲的老劉,是這里的“老人”了,家住宣威的他大年初二便和同村的幾個伙伴早早上昆明找活,不過活并不那么好找,“我們一般凌晨四五點就到這里,如果6點前還沒找著活,這一天基本就算是白來了。”
“那你怎么不和雇主簽訂份長期合同,就不用那么勞累了啊?”記者這樣問道。“算了,還是先打著零工吧!”老劉回答,“打零工的錢能當天結清,長活的工錢要起來可就難了。而且現在開工的還不多,等過段時間再說!”
咋應對
不少企業搞輪班制提前3個月儲備人員
記者了解,為滿足員工回家過年的心愿以及留人,不少餐飲、酒店、娛樂場所等早早排出輪休值班表,并對留守員工開出3倍工資,還有不少企業開始招聘臨時工,或提前兩三個月儲備人員。
一家賓館負責人表示,除去輪班制,他們還嘗試招聘臨時工,上班時間為早上10點至下午6點,工資則由每天100元提升到300元。
記者查閱某兼職網站,發現除去傳統的商場、酒店、餐飲、快遞等行業,春節期間,超市、網吧、網店、電商、娛樂場所也會集中招聘臨時工,最近的工資也不低,基本都在150元以上。
除招臨時工外,順豐速運還采用提前儲備人員的方式來應對,主要招聘員工家屬和在校高校生,“員工家屬較熟悉業務,經過培訓也能提供較好的服務,同時也有3倍工資保障。”據介紹,云南順豐速運已與昆明數所高校達成校企合作,不少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強,培訓后即可完成平日工作,同時有學校方的合作和擔保,也能保證貨物的安全。“如果是社招人員,首先經驗和知識基礎各有差別,另一方面短期工的管理也存在一定難度。”
一位負責人表示,當有值班員工因急事需要回家時,公司還另安排有機動人員,以補上臨時請假員工的空缺。
春城晚報 記者 朱琦 和曉東 實習生 楊靜 徐浩慧穎
麻辣熱評
不能只在“用工荒”時才想起他們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說,風雨無阻的快遞員、建筑工地的工人、蹬人力三輪的車夫、擺攤設點的小販、走門串戶的修理工、車間里的工人、飯店服務員、搬家公司的搬運工……這些工作是靠辛勤勞動謀生的農民工在城市的存在方式。他們干的多是城市人不愿意干、不屑干的臟、重、險、累的體力活。
“我們不能只是春節時才想起他們。”賀雪峰說。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彭劍鋒表示,春節階段性“用工荒”只是讓人們感受農民工作用的一個社會當口,想要真正關懷外來務工人員,還需要制度性改革。他指出,目前實行戶籍、住房、醫療、就學等城鄉二元制度令大部分農民工難有歸屬感。
有分析人士指出,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也讓一些務工人員選擇離開大城市。
阿里研究院專家陳亮表示,隨著城市移動端消費的快速增加,來自農村的務工人員絕不是影響早餐攤那么簡單,這些辛苦勞動的人也不應只是在春節前后“用工荒”時才被發現。
據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